2中國移動:獲得2515MHz-2675MHz、4800MHz-4900MHz頻段的5G試驗頻率資源,其中2515-2575MHz、2635-2675MHz和4800-4900MHz頻段為新增頻段,2575-2635MHz頻段為重耕中國移動現有的TD-LTE(4G)頻段
那么,這樣的分配方案對于三家運營商來說,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整體來說,大家都有利。
三家運營商5G中頻段資源劃分情況
目前來看,3.5GHz中頻段是5G組網最理想的頻段,既能保障用戶對于5G需求體驗又能降低整體投資規模。
先來看這次的分配方案,和之前的流傳的內容基本吻合。具體情況如下:
總體而言,這次5G頻率的劃分,為產業界釋放了明確信號,將加快我國5G網絡建設和快速普及,進一步推動我國5G產業鏈的成熟與發展。
其次對于中國移動來說,結果其實也還可以。這次,中國移動在2.6GHz頻段上獲得160MHz帶寬資源(其中60M來自于現有4G頻段的重耕),而且還在4.9GHz頻段上獲得了100M資源分配。
今天消息,國內三家運營商已經獲得全國范圍內5G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也就是說,我國5G中頻段的劃分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從今年9月開始,這方面的消息就不斷傳出,到了12月份終于塵埃落地,沒有拖到來年。
首先來看,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獲得3.5GHz頻段資源,對這兩家運營商來說有利,主要原因在于3.5GHz是國際范圍比較主流的5G頻段,從全球5G頻譜分布來看,3.5GHz最具有全球通用的可行性,產業鏈相對較為成熟。
靴子終于落地了!
3中國聯通:獲得3500MHz-3600MHz共100MHz帶寬的5G試驗頻率資源。
1中國電信:獲得3400MHz-3500MHz共100MHz帶寬的5G試驗頻率資源
這次,中國電信獲得的是3.4GHz-3.5GHz頻段,中國聯通獲得3.5GHz-3.6GHz,這樣也避免了二次譜干擾,這是雙贏的結果。
3.5GHz已被全球多個國家視為5G網絡的先鋒頻段。比如英國,云主機,國內服務器租用 服務器托管,作為世界上首個進行5G頻譜拍賣的國家,今年4月拍賣的就是3.5GHz頻段,沒有進行其他頻段的拍賣。再比如韓國,今年6月完成了對3.5GHz中頻段和28GHz高頻段的5G頻譜資源拍賣,重頭戲是3.5GHz,SK電訊、韓國電信和LG U+在3.5GHz頻段上的拍賣費用遠遠高于28GHz,以SK電訊為例,花了71.1億元人民幣購得了100MHz帶寬的3.5GHz頻段資源,花了12.1億元人民幣購得了800MHz帶寬的28GHz頻段資源。
相比3.5GHz頻段,2.6GHz和4.9GHz頻段暫時相對冷門些,產業鏈成熟度較低。對于中國移動來說,初期面臨的困難更大一些,但是從長期來看,這不一定是壞事。這次中國移動拿到了更多的帶寬資源,如果中國移動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實力,盡快催熟產業鏈,再加上2.6GHz的低頻優勢,對其5G發展是有利的。所有這一切,要看中國移動對產業鏈的推動能力,推動能力強,結果好,推動能力弱,結局悲。不過從目前來看,態勢還可以,在12月5日,華為和英特爾完成了全球首個2.6GHz頻段基于SA架構的5G互操作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