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中興通訊為何能得到業界的高度認可,中興通訊副總裁劉金龍認為:“這得益于中興在5G方面非常深厚的沉淀。”
中國5G測試、試點正在穩步推進,三大運營商均計劃在2020年規模商用,與3GPP的規劃保持一致。談及從中興的角度如何匹配合作伙伴的不同需求時,劉金龍坦言:“對于中興而言,在國家的指導下,穩健地推進5G的部署。我們有國測的第三階段,先是實驗室測試,然后是外場試驗,最后再轉入運營商規模的預商用外場,整個流程都是非常穩健的方式,并且是有著豐富的歷史經驗的。”
5G核心網方面,中興通訊已經實現4G、5G的業務協同,在珠江新城5G VoNR已經打通,端到端的切片現已實現,5G的核心網完全具備了商用的能力。
穩健推進5G部署 共迎連接新時代
在5G標準和專利方面,中興通訊做了大量的投入。據統計,目前中興通訊已向ETSI(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披露首批3GPP 5G SEP(標準必要專利)超過1000個,累計提交5G NR/NG Core國際標準提案5000多篇,除了專利以外,在核心專用芯片方面,中興通訊做到了全部自主研發,包括5G非常核心的軟基帶芯片和中頻芯片,擁有百分百自主知識產權。
中興通訊副總裁劉金龍
實力牽手中國移動,助力5G商用建設
全方位布局5G,得到業界高度認可
劉金龍認為,上述業務本身對現有行業拓展和發展是有很大幫助,隨著技術的標準和發展成熟,應該是迅速地切入之后不斷完善,在應用商業化當中結合市場需求不斷創新和完善的過程,并不是要等所有的技術成熟才進行商用化工作,應該是具備一定條件之后啟動,在市場當中不斷推動行業的發展,帶動5G產業的發展。
作為中國移動的戰略合作伙伴,中興通訊早在2016年就加入了中國移動5G聯合創新中心,圍繞5G測試驗證、預商用建設、應用場景探索、產業應用培育等展開全方位合作。
同時,中興通訊在5G各方面研發領域還全面引入AI技術。近期中興通訊與中國移動啟動了基于O-RAN架構的AI增強負載均衡聯合驗證,探討如何基于AI實現UE級別控制,節省系統開銷,加快均衡速度,從而提升無線資源的利用效率和終端用戶的體驗。
另外,AI也被廣泛應用于邊緣計算,大數據分析、核心網彈性伸縮等技術中,根據網絡的需要來進行相應的部署,通過在SDN控制器、編排器等融入AI技術,大大提升了產品本身的性能和應對市場需求的靈活性,可以說,AI使中興端到端方案更加完善,滿足運營商非常靈活多元的需求。
截至2018年11月,全球已有182個運營商在78個國家進行了5G試驗、部署和投資。我國宣布將在2019年開始試商用,2020年推動規模商用;韓國預計將在2019年開啟規模商用;歐洲地區則將以產業互聯網探索為主,預計個別激進運營商將在2019年試商用。據統計,5G首輪商用將覆蓋全球1/3的人口。
2017年6月,在廣州大學城,中興通訊與中國移動攜手,開通了全國首個基于預商用版本的5G基站,為全國多個5G試點城市豎立標桿。值得一提的是,中興通訊與中國移動在廣州開啟的合作試點是中國移動集團五大實驗外場之一,目前已經建成22個5G基站。8月完成珠江新城階段性建設,實現了CBD區域的連續覆蓋;9月初完成第一階段測試,完成全景VR看珠江、高清視頻會議、5G業務體驗等業務演示。
作為5G先鋒,中興通訊受邀出席本次大會,攜5G端到端解決方案以及多個5G應用亮相,服務器租用 免備案服務器,全方位展示了與中國移動攜手共創5G連接新時代的愿景。在參展期間,中興通訊副總裁、中國區市場及方案部總經理劉金龍接受了飛象網等媒體的采訪,回顧了中興通訊與中國移動的合作歷程,并對中興通訊及國內5G發展現狀進行了解讀。
除了在中國移動合作伙伴大會期間展示的相關業務,近期,中興通訊引人注目的一次行業探索展示,是在工信部主辦的車聯網產業發展專委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期間,向工信部領導全面展示的多項5G創新業務,其中包括360度VR全景直播、5G車聯網、異地雙城高清視頻會議、16路高清視頻直播、5G智慧治水、5G無人千尋等業務?,F場基于5G網絡的實時互動展示得到了很多工信部領導的認可。
“5G初期還是以eMBB業務為主,基于移動寬帶的拓展,AR、VR、多路視頻等會最先發展和應用,這方面中興通訊取得了很多的成績,”劉金龍講到:“工業互聯網方面,也肯定要做深入的研究,這跟行業標準逐步完善是密切相關的。中興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并且最近跟中控集團合作的核心點就是制定中國的工業互聯網的標準,不斷延伸商用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