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寬帶價格雖然優勢明顯,但是對友商的沖擊還可以深入
中國移動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0月末,其移動電話用戶數為9.2億戶,4G用戶數為7億戶。這兩組數據說明,中國移動可以持續推動用戶向4G用戶轉化,而且待遷轉的用戶規模有2.2億之多。公開的數據顯示,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全量移動電話用戶分別為3.12億戶和2.97億戶。也就是說,中國移動待向4G遷轉的用戶規模分別與友商的移動電話用戶規模相當。另外,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4G用戶數分別為2.16億戶和2.34億戶。中國移動待向4G遷轉的用戶規模超過了中國聯通的4G用戶規模,亞洲服務器租用 歐洲服務器,而且與中國電信的4G用戶規模相當。反觀友商,其有待向4G用戶轉化的存量移動電話用戶規模都在一億戶之內,兩者待向4G遷轉的用戶規模合計1.56億戶。所以,相較來說,中國移動存量的移動電話用戶規模是其持續推進向4G遷轉的巨大蓄水池,而且這個池子也足夠大。
為充分挖掘4G潛力,最大可能地做大用戶規模盤子,即便在人口紅利已經見頂的情況下,以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為代表的三大運營商都使出渾身解數發展用戶。為爭搶家寬市場龍頭的地位,中國移動不遺余力通過提速降費獲取用戶。今年上半年,無力是4G用戶數還是移動電話用戶數,中國電信的增量用戶規模一騎絕塵,遙遙領先于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然而,下半年的數據現實,中國移動正在加速追趕,增量用戶份額提升較快。在卡槽概念紅利即將釋放殆盡之時,中國移動的增量用戶份額提升是怎么實現的呢?未來,中國移動的固網家寬發展潛力還有多大提升空間呢?
二、突破人口規模紅利,增量移動電話用戶規模遠超預期
以中國移動為代表的三大運營商仍然在追逐移動電話用戶規模擴張的路上狂奔。特別是年底前這段時間,三大運營都推出了旨在拓展友商存量用戶的營銷政策。無論是滿大街憑借身份證免費領取手機號卡,還是憑借異網手機號免費獲得本網號卡,其本質上都是以免費形式的挖掘友商存量用戶的墻角,或者把號卡以各種贈送誘惑強行塞到用戶手里“吃瓜撈”。即便不考慮這其中是否涉及不正當競爭的法律限制,僅僅從規范通信行業秩序上講,三大運營商一波一波的沒有底線的相互替換型的“零合”攻擊,減損了通信行業的尊嚴和價值,更是給整個社會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用戶“打完贈費就扔卡”無非是滿足了運營商追求的指標靚度。無論是不是以批評者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卡槽概念退去后的存量用戶維系都將是沉重的負擔。通信行業“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無序競爭,將會在很大程度上阻礙行業業務和技術創新的決心和步伐。運營商把寶貴的而且非常有限的資金用于“粉飾”經營指標數據,哪里還有心思和資源搞創新研發呢?從這個維度看,運營商的業務創新乏力與行業內追求無序用戶規模擴展有很大關系。
從今年9月份開始成功超越中國電信,至今中國移動已經在固網家寬市場站穩了腳跟。這其中最大的底氣就源于中國移動持續大規模的家寬用戶凈增。相較于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明顯的后勁不足,中國移動在家寬市場的攻城拔寨已經所向披靡。公開的數據顯示,在9月份,中國移動有線客戶總數達到1.51121億戶,10月凈增客戶數430.2萬戶,本年累計凈增客戶數為3843.4萬戶。10月份,中國電信固網寬帶用戶比9月份銳減36萬戶,僅凈增78萬戶,累計1.4462億戶,今年累計凈增用戶1109萬。中國聯通這邊的數據更不容樂觀。10月份,中國聯通固網寬帶用戶僅凈增數31萬戶,相較9月份,其凈增量還減少了42萬戶,今年以來的累計凈增僅為412萬戶,而固網寬帶用戶累計也僅有可憐的8065.7萬戶。
2018年的時間剩余不多,無論是出于行業內競爭目的,還是為了年底沖量重指標,運營商做大用戶規模的沖動依然十足。以中國移動為代表,無論其中有無水分,也不論其中的水分多少,我們認為通信行業的用戶增長還將持續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