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的來臨將會開啟一個通訊領域的黃金年代。其實5G網絡的應用不僅僅局限于手機,在無人駕駛、智慧城市、物聯網,智能醫療、人工智能,智能識別,大數據,云計算等領域的大規模商業化后,在未來所創造出來的經濟效益你知道有多高嗎?12.3億美元!這完全是一片藍海啊,而且在全球還可以創造至少2200萬的就業崗位,亞洲服務器租用 歐洲服務器,所以全球各大通訊設備商都在大筆投入研發5G技術的發展,這其中成就最大的就是華為。
5G技術將影響未來生活的方方面面,華為的優勢又這么明顯,所以西方國家封殺華為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華為成為未來5G領域的主導者,采用了圍追堵截的戰術手段來對付華為。即便如此,根據目前的數據測試,華為目前的技術成熟度至少比業內其他公司提前12個月~18個月。在2019年上半年,華為將發布配備5G芯片的5G智能手機,并將在2019年下半年實現商業規模。
2019年被譽為5G元年,就在在5G發展剛剛起步階段,作為5G技術的領導者華為就遭遇這種不公平的待遇,如果沒有華為的參與,將會嚴重導致5G的發展,或許很可能在未來出現不同的5G技術標準。
你可能不知道,在2016年的3月份,華為的Polar Code(極化碼)被確定為增強型移動寬頻(eMBB)控制通道的短碼方案,證明華為已有能力在5G標準上躋身國際舞臺。但是在今年圣地亞哥的5G標準制定大會上,卻宣布5G標準將凍結,而且還要延遲3個月,一直要到2019年3月份才能完成。給出的原因也非常扯蛋,為了保障網絡服務和中端連接還有芯片之間能夠更好的兼容。
目前科技壁壘已經慢慢建立起來了,日本、加拿大、新西蘭、澳大利亞都準備將原來的4G設備全部都移除掉,而且禁止采用華為的5G設備,目前隱約感受到或出現不同的5G標準。但是中東、非洲、東南亞、南美洲等一些發展落后的國家需要低成本的5G設備,只有華為能夠提供性價比高的5G服務,所以到時候很可能會分為兩大科技陣營。
目前華為作為中國民營科技的巨頭,代表了民用科技的最高水平。最近剛剛出來的財報,智能手機出貨量2億臺,彎道超車甩掉蘋果,年收入將超過1000億美元,而且超過一半的收入都是來自于海外市場。作為全球最大的通訊設備商,華為的5G技術的專利就達到了1481件,在全球排名第一,華為的5G商業合同有26份,美國服務器租用,已經超過了愛立信、高通、三星電子、諾基亞等知名科技公司,已成為全球領先的5G領導者。即便如此,但是5G想要真正落地,還得看芯片技術的發展,而目前華為旗下的公司海思一直在研發麒麟處理器,尤其是今年發布的7納米制程的麒麟980處理器,對高通造成的威脅相當大。所以從今年4月開始,美國就已經禁止采購華為和中興供應的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