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整個行業的角度看,流量業務確實是發揮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舉足輕重作用。但是,具體到運營商各個企業中,又會有所不同。按照去年上半年公開的數據計算后得知,此時只有中國移動的流量業務收入占比超過了50%。即便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流量業務收入占比距離一半還有非常大的距離,但是其流量業務也是各單項業務中對收入貢獻最大的。詳細數據可以見下表。然而,流量單價的持續下降和流量業務總量的增長乏力必然會給通信行業增收帶來巨大壓力,其中尤為突出的就是流量占收比最高的中國移動。
三、“減負”和“調整”應該成為2019年的關鍵詞
很明顯,運營商的靠流量“一枝獨秀”將會在2019年面臨巨大壓力,在無法為用戶創造新價值的情況下,“多點開花”已經成為必然選擇。讓所有的支撐型業務都呈現正向增長,或許是“多點開花”中最好的辦法。即便不能使語音業務實現正增長,那么減小其降幅也是變相支撐了收入總體增長。流量、短信、寬帶和專線等業務大概率還將維持收入正增長,域名注冊,所以“多點開花”就已經主要聚焦在當前收入占比依然較高的語音業務上。當然,物聯網的發展現在就已經非常迅猛,也是未來重點的業務領域和現金牛,2019年需要重點支持。
廣東省的經濟體量地位和經濟活躍程度等均不言而喻,同樣廣東省通信行業在全國的地位和影響也就不言自明。通信行業的榮枯與當地經濟的增速和活躍度具有非常大的密切關聯性。作為全國通信行業的學霸,廣東省的各項產值指標即便不是前十名,也應該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廣東省通信管理局預計2019年的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80%,電信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如此以來,全國的以上兩個增速平均值應該低于或者至少不高于廣東省的指標。另外,業務量同比增長80%能夠支撐其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的目標呢?我們可以從2018年的數據得出大體的結論。2018年1-11月份我國電信業務總量累計完成57844億元,同比增長139.2%;同時期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1981億元,同比增長2.9%。很顯然,2018年同比增速接近140%的業務量增長僅僅帶來了同比2.9%的業務收入增長。另外,監管層已經明確2019年繼續提速降費,如此以來,廣東能否完成自己的預期我們不便推測,但是從全國范圍來看,結合2018年的實際經驗,2019年通信行業如果也靠80%的業務量增速或將很難支撐起4%的業務收入增長。
二、流量業務貢獻了通信行業近一半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