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5G手機為何看上去如此費電呢?原因則在于,今年各大芯片廠商都暫未推出內置5G調制解調器的SoC解決方案,無論是驍龍855、Exynos 9820、麒麟980均沒有內置對5G網絡的支持,需要單獨外掛自家的驍龍X50、Exynos 5100、巴龍5000來實現5G功能,這無疑增加了手機的功耗。例如,驍龍855采用了7nm工藝,而外掛的X50調制解調器卻為28nm工藝,顯然會影響手機的電量,甚至對手機的發熱控制提出新的挑戰。同樣,Exynos 5100采用了10nm工藝,比Exynos 9820的8nm工藝也落后一代。
2019年,你想趕趕時髦,買一部5G手機嗎?但從目前的分析來看,它可能會價格高、耗電快、發熱大、信號差、應用沒新意,面對這樣的情況,你打算做第一波“吃螃蟹”的人嗎?
而在2018年的中國移動合作伙伴大會上,中國移動終端公司副總經理汪恒江預測,2019年中國移動計劃推出的5G預商用終端產品中,5G手機的價格可能會在8000元以上,數據類終端價格可能會在3000元以上。
近日,Digitimes又在報道中分析稱,2019年國產5G手機至少會以加價500元人民幣的策略來定價,原因在于目前推出的5G手機均需要單獨增加5G芯片模塊,而該部分模塊及相關材料成本約為300-400元人民幣。據OEM廠商的內部人士介紹,新一代5G Modem芯片搭載新款AP芯片所增加的成本大概在50美元以內(約合人民幣340元),若加上天線、PCB及材料等成本,整個5G手機增加的全部成本大約為80美元(約合人民幣540元)以內,所以手機廠商至少需要加價500元才能保證不虧損。
不過,從目前依舊透露出的5G手機的售價來看,廠商們顯然不想僅僅加價500元,因為除了上面談到的材料,5G手機在2019年還至少要背著一塊大電池才能保證體驗,這自然也會成為成本的一部分。
根據Forrester在去年報告中的估計,到2025年,企業客戶和消費者才能看到50%的全球覆蓋率。目前已有國內運營商的研究人員預測,由于5G做深度覆蓋較為困難,初期只能重點覆蓋,5G的覆蓋速度將遠遠慢于3G、4G,覆蓋可能需要5-10年。未來,5G將會與4G網絡長期共存,在城市采用5G,農村依舊使用4G覆蓋。
覆蓋不足,用處不大
實際上,早在2018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蘋果公司就表達出了對于目前5G技術可能會影響手機續航能力的擔憂,要知道蘋果的產品一直喜歡采用較低的電池容量,通過自家芯片對于在能耗管理上高度優化,憑借軟硬件的良好整合能力,來保證手機的續航時間。當時,蘋果全球副總裁葛越就曾表示,蘋果公司將在確保手機使用5G后的能耗、電池的溫度等重要指標不出問題、不影響用戶體驗后,才會全面擁抱5G技術。可見,對于剛剛在自家的iPhone XS Max上將電池容量突破3000毫安大關的蘋果來說,估計很難考慮5000毫安這樣的超大電池內置在手機中。此外,目前業界也更傾向于認為,蘋果將不會在2019年推出5G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