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老板所說的5G發展沒有那么快,是說的在5G上發展起來的創新業務(如AIoT、智慧制造、無人駕駛等)沒有那么快,可能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實現。丁耘和余承東在發布會上傳遞的信息是:5G用來作為承載手段的技術已經基本OK了,老百姓馬上可以用5G手機了。兩者其實并不矛盾。
0G 實現了車上打電話,大區制式模擬時代
第一個不同:5G時代,全球第一次統一了標準,產業鏈力量集中,力出一孔!
5G很可能會成為不少國家的國家級戰略。不僅要講商業利益,還要講社會效益。
4G專注服務城市高密度地區,而將農村覆蓋交給傳統的2G或3G(移動保留了2G,聯通保留了3G)。
一、3G飽受煎熬
前些時候,老兵戴輝赴茉莉山參觀了聞名遐邇的貝爾實驗室。香農(Claude Elwood Shannon)在這里提出的信息論對于5G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5G就是在追求“香農極限”。
值得一提的是云游戲,5G時代會有大的發展。這個事情老兵戴輝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記上一筆。
二維碼手機支付(含紅包)是中國為全人類做出的巨大貢獻,創造了新一代的無現金社會。
大嘴余承東的最大優點是轉彎快,立馬將“UMTS和GSM行銷部“的名字改成了“GSM和UMTS行銷部”,調轉槍頭拼命賣GSM。兼容GSM和3G的single RAN開始開發,很多3G的研發又調回來干GSM。
理論到實踐,往往是漫長的。前些天老兵戴輝也去了普林斯頓大學高等研究院,驚奇地發現愛因斯坦的頭銜居然是數學而不是物理教授。從他提出的E=mc²公式到原子彈在日本爆炸終結二戰,中間相隔了一個耗資巨大的曼哈頓工程(吳健雄博士在內)。
三、中國版3G: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無人駕駛任重道遠,初級應用已經誕生
前兩年,任老板簽字的戰略紀要(作者潘少欽)上,總結“圣無線”的經驗,痛并快樂著:無線不能插花,只能是整網建設!
產業鏈中手機芯片是重中之重,陳大同領導的展訊率先做出了TD的手機芯片,立了大功。
2G 來到尋常百姓手上,雙向互動業務先河
引用5G權威童文博士的話:5G eMBB是用戶體驗的轉折點。基于互聯網TCP/IP協議的基本技術原理,當網絡容量是應用流量的4~5倍時,網絡的擁塞和延時趨近于零。也就是說,5G的G比特級接入速率,已經超越互聯網接入,以及視頻通信應用流量的基本速率,終端用戶體驗開始發生本質變化,進入“無限網絡容量”的體驗時代,即終端用戶感受就像網絡有無限的容量。流量不限的MBB(移動寬帶)模式已經成為移動運營商下一個增長的驅動力。
02年,老兵和后來發明了飛行模式的李昌竹一起去巴黎的法國電信總部匯報,這也是菊廠第一次向歐洲跨國大T技術匯報。看報紙了解到法電因為內部KPI壓力過大,一些員工都自殺了。法國人自尊心很強,電信業一夜從天堂到地獄,心里承受不了。
他講到:特朗普預測5G能為美國創造300萬個新工作崗位,刺激2000多億美元投資,(每年)產生5000億美元經濟收入。
第三個不同是:5G的卓越能力進一步推廣到人和物、物與物的連接,為智能物聯網AIoT等新業務提供承載,大概率又是一場改變世界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