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無疑是5G商用的元年。
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的研究總監Roberta Cozza曾經表示,預計2020年5G手機銷量將達到6500萬部。不過,對于手機廠商而言,5G手機能否帶來回報還未可知。
困難重重:手機廠商們的技術難題
每一次攜手5G“出境”的背后,都是各家廠商在這個戰場上的蓄力。當下,不論是技術還是外觀,全球手機行業都陷入了一個的瓶頸期,而“炒”的正熱的5G就像是另一片新天地,自然而然成為大廠們的下一個戰略高地。
關于5G的“故事”由來已久,自2016年世界第三次互聯網大會5G亮相以來,關于它的話題就沒斷過。在今年行業矚目的MWC大會上,5G的商用儼然是所有人矚目的焦點,其中首當其沖的便是人們最關心的5G手機。
小米聯合創始人、小米總裁林斌的微博
在去年的MWC上,華為說“5G is now”,域名注冊,VPS租用 國內服務器,在今年的MWC上,華為說“5G is on”,5G手機的爭奪戰早在去年就已上演。
顯然,5G手機在技術、應用、市場等層面都面臨諸多的挑戰。要想解決這些技術難題,手機廠商必須與運營商和產業鏈進行配合,在5G網絡測試階段共同推進問題的解決。
從2018年起,各家廠商就開始通過各種渠道主動“秀肌肉”,搶先爭奪各種“出境機會”。華為在2018年的MWC上發布全球首款5G商用芯片--巴龍5G01,并同時發布5G商用終端--華為5G CPE。
由于目前各家給出的解決方案均采用了外掛基帶的設計,同時基帶本身工藝級別與SoC存在差距,而手機本身對于頻譜的支持需求也更廣,這也為手機的續航提出了挑戰。
5G時代,要求手機的基帶支持更多的頻段,以及對毫米波的支持,才能讓5G手機實現“全球通”功能。另外,由于采用的頻段及技術原理,5G終端的室內信號能力也面臨挑戰。如何妥善解決這些技術難題,是手機廠商必須關注的問題。
眾所周知,4G時代,大量的消費者已經習慣了所謂“全球通”功能的智能手機,用戶無論去到任何國家,換上任何一個運營商的SIM卡,使用一部手機都能接入網絡。
手機行業的歷次技術變革,都是對手機的工業設計與產品創新提出的極大挑戰,5G這個還留著熱乎勁兒的新技術,在產品創新、功耗等層面的表現無疑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用戶的體驗與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