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今年五一之時國內移動轉售正式商用將滿一年,經過一年多的接恰與試探,外資進入中國有望在2019年小規模爆發,而英國電信的所謂入華僅僅是開了個頭,接下來或將有持續性的消息不定時放出,各類不同合作形式的外資牽手中國虛擬運營商。畢竟,正式商用后會有諸多不確定因素,尤其是開局三到五年。而新的時代,國內虛擬運營商誰又將擎起領軍大旗?目前,很難言說。但是,勝利總是傾向早有準備之人,我們繼續拭目以待。
去年五一之時,國內為期四年之久的移動轉售業務宣布正式商用,除了先前的民資可以繼續申請移動轉售業務牌照之外,新的政策允許國企和外資同樣可以入圍。一時間,引起了不小的社會反響。隨著當前國內33家虛擬運營商拿到正式牌照,未來的移動轉售市場將何去何從呢?
前不久,英國電信拿到中國電信牌照的消息被炒得沸沸揚揚,其不僅號稱成為全世界首個拿到中國全國性電信牌照的國際公司,并且一拿還是兩張。盡管后來又有各方辟謠稱拿到牌照的企業僅是英國電信服務的客戶,并非英國電信,但無論如何,還是有國外資本已經在電信領域宣布成功入華。
小米創始人雷軍常言:全球有三個十億級市場。一個不言而喻是我們中國市場,另外一個在印度,還有一個是非洲市場。當大批終端廠商從國內轉戰印度之時,已經有個別終端廠商已經開始如何入圍非洲市場了,畢竟,人口紅利天然在此,沒有傻瓜會輕言放棄。同理,中國電信市場已經被部分人士反復強調已經進入紅海市場,但奇怪的是電信行業本身就是一個超級賺錢的領域,只看到紅海而無法尋找到藍海的,只能被戲稱為“功夫沒有練到家”。
如果之前僅僅是國內電信領域對民企開放實現了很大進步,那么去年正式商用文件的下發,規定允許外資進入則是歷史性的一步。既然國家政策已經準許外資進入,那么接下來的便是將業務交給時間。畢竟,中國虛擬運營商走出去是歷史的必然,國內資本進入中國虛擬運營商,也是歷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