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愛立信在天線市場很大機會慢慢崛起。愛立信成為第二家擁有主設備和天線自主研發能力廠家后,借助凱士林在天線領域多年的技術積累和人才隊伍,其有源天線開發能力和產品競爭力將得到加強。從長期來看,其無源天線業務借助主設備市場格局,將獲得更大發展空間,天線產品規劃和開發,將更具有遠見和競爭力。當然,其天線業務整合需要一個周期,產品競爭力需要一定時間慢慢提升。
對于其他主設備廠家,繼續選擇合作模式,還是效仿愛立信補齊自主研發能力,主動權在自己手里,但也到了選擇的路口。Nokia雖然通過收購阿爾卡特朗訊擁有了RFS天線的50%股權,但在業務上并沒有與RFS整合,而是選擇與第三方天線廠家合作開發Massive MIMO。在愛立信收購凱士林天線業務事件的影響下,Nokia或許會有所行動,是整合RFS還是收購其他天線廠家,讓我們拭目以待。中興在天線領域與與部分中國天線廠家摩比,通宇等保持長期合作關系,未來合作關系是升華還是繼續保持相互依存關系,也是中興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未來無線網絡發展,天線自研自產能力是主設備供應商的核心能力之一。華為深謀遠慮,VPS租用 國內服務器,愛立信亡羊補牢,服務器租用 免備案服務器,憑借當前在通信行業市場地位和技術能力,未來或成為天線行業兩大主流品牌。純無源天線廠家前程未卜,經歷大浪淘沙的洗禮在所難免。
傳統無源天線廠家缺乏對無線網絡發展的深刻認知,也不具備AAS包括Massive MIMO獨立開發能力,在5G時代甚至后4G時代開始,其產品競爭力必然跟不上運營商網絡建設需求,從近年凱士林天線業務下滑趨勢也能看出一二。
從4G時代開始,天線技術與主設備之間的耦合越來越緊密,射頻單元和天線一體化的AAS(有源天線系統)產品應用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主設備廠家可以選擇和天線廠家合作開發AAS產品,而具有天線自主研發能力,其AAS產品競爭力則更強。5G時代,Massive MIMO作為核心競爭力之一,天線和射頻單元更加高度融合,合作開發模式不能滿足高性能、高質量以及快速上市的要求。主設備廠家選擇收購整合天線廠家,是5G時代的戰略選擇。
此次收購,是天線格局加速重構的一個信號,未來天線產業很有可能形成“兩大多小”格局。
對于傳統無源天線廠家來說,未來處境或將更加艱難。5G時代開始,有源天線Massive MIMO和高端無源天線將獲取絕大部分市場空間。無源天線廠家在與主設備廠家有源天線合作上沒有選擇主動權。實力強的廠家,或許在中低端市場能堅持生存,但收縮趨勢無法避免。隨著天線市場向著多頻多通道、超寬帶、有源化等高端方向發展,小廠家的研發和制造生產能力就捉襟見肘了,在未來生存空間進一步壓縮,多數小廠家恐將被淘汰出局。
首先,華為是目前唯一擁有天線自產能力的通信設備廠家,十多年前已經布局投入自產天線研發,正是依托與主設備業務間的無縫配合,其天線業務快速發展,自2015年開始取代凱士林占領最大天線市場份額,相信其將保持天線行業領軍地位。
在剛剛結束的2019世界移動大會上,愛立信宣布有意收購德國凱士林集團天線和濾波器業務。5G商用進程如火如荼,愛立信在此時選擇收購凱士林天線業務,替代原來與其合作開發的方式,其原因其實十分明了:天線自研和自制能力是5G關鍵技術的Massive MIMO競爭力的基礎,愛立信需要補齊天線自主研發生產能力,提升5G產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