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推進迎來重大利好。4月18日,中國電信對外宣布,近日在5G模型網實現了業界首個基于5G獨立組網(SA)的語音通話。此番舉動預示著5G SA組網業務能力的漸趨成熟,服務器租用 免備案服務器,中國電信的推動,有望加快5G SA規模商用的步伐。
5G電話多地成功打通
中國電信率先在5G模型網華為網絡率先實現了首個端到端5G SA語音通話。據了解,中國電信實現本次通話的端到端5G網絡,基于3GPP(移動通信標準組織)在去年12月發布的R15穩定版本,通過5G SA手機打通了SA組網下的第一個高清語音電話。
據了解,中國電信的SA語音方案初期采用的是從5G回落到4G網絡的方案(EPS Fallback),即當5G網絡上的終端有語音呼出或呼入時,網絡通過切換流程將5G終端切換到4G網絡上,通過4G網絡的VoLTE技術提供語音業務。
未來當5G網絡覆蓋性能全面提升并出現有市場需求的重要5G業務時,將適時考慮5G的語音解決方案(如VoNR等技術方案)。下一階段,中國電信還將進一步推進基于5G SA的語音EPS Falllback現網試點。
在此之前,全國多地宣布成功打通5G電話。3月29日,四川電信在現網環境下,在成都撥通了5G語音通話和視頻通話,四川由此也邁入了5G時代;福建電信攜手中興通訊,通過中興天機Axon 10 Pro 5G版旗艦手機,在福州實現基于5G試驗網絡的商用終端外場首次通話;廣東電信攜手華為在深圳商用網絡下,使用HUAWEI Mate20X打通首個商用5G電話。
中國移動緊隨其后,3月30日,在上海撥通了首個5G通話視頻;天津移動日前聯合華為在室外成功打通了天津首個5G試驗網上的5G電話;中國移動4月12日在北京5G試驗網上,通過5G手機成功打通了第一個5G電話;4月15日上午,遼寧移動撥通東北首個5G網絡電話。
中國聯通也不逞多讓,今年1月份,廣東聯通聯合中興通訊在深圳5G規模測試外場,打通了全球第一個基于3GPP最新協議版本的5G手機外場通話;
盡管全國多地宣布成功打通5G電話,不過此前實現的5G通話均為非獨立組網(NSA)條件下實現的。據中國電信相關技術人員介紹,在獨立組網條件下,5G語音電話相對于非獨立組網條件下,技術上較復雜一些。
隨著5G電話的撥通,5G手機也不再是實驗室內的“展品”,中國聯通4月17日高調宣布:首批合作5G手機全部到位,12個品牌總計15款。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需有一部支持5G網絡的手機,中國電信也在近期對外宣布,在5G網絡開啟商用之后,用戶將實現不換卡,不換手機號碼,就可直接使用到5G網絡。
SA組網才是真正5G商用
5G標準共有非獨立組網(NSA)和獨立組網(SA)兩種標準。所謂的非獨立組網指的是指的是使用現有的4G基礎設施,進行5G網絡的部署。非獨立組網標準主要是5G技術依附于4G核心網絡,沒有獨立5G核心網。主要應用是eMBB(增強型移動寬帶)。早在2017年12月,5G的非獨立組網(NSA)標準第一個版本正式凍結。3GPP組織發布了5G非獨立組網標準。
獨立組網則是指的是新建一個現有的網絡,包括新基站、回程鏈路以及核心網。5G獨立組網能夠降低對4G網絡的依賴,滿足eMBB和URLLC(低時延高可靠)場景。并且5G獨立組網可以根據應用場景提供定制化服務,從而滿足各類行業用戶的使用需求,還帶來了全新的端到端架構。
近來,關于國內5G建網是會采用獨立組網模式(SA)還是非獨立組網模式(NSA)引發了市場的熱議。
總體來看,非獨立組網(NSA)和獨立組網(SA)均有一定的優劣勢。從發展趨勢上看,SA方案全面新建一套獨立的5G網絡,云化部署,云網融合,支持網絡切片、邊緣計算等新特性,其架構核心及產業推動是全球5G的主流發展方向。
不少外國的運營商選擇了非獨立組網(NSA)的架構,國內三大運營商的組網計劃各不相同,從近期運營商的動態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會采用哪種組網方式來建設5G。
目前中國電信對NSA和SA兩種方式的組網都開展著實驗網中的規模測試,3月底,中國電信攜手華為,在深圳5G試點率先完成了多站點連片NSA/SA(非獨立組網/獨立組網)共模組網的端到端驗證開通,并在業界實現首個基于共模組網網絡進行業務應用測試。
不過相對來說,中國電信還是對SA更加青睞一些。中國電信此前在2018年發布《中國電信5G技術白皮書》中全面闡述5G技術觀點和總體策略,明確表態:5G網絡將優先選擇SA方案組網,通過核心網互操作實現4G和5G網絡的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