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除了5G,在ICT領域最火的詞就是邊緣計算了。無論是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相繼發布了MEC產業平臺與技術白皮書,在多地開展了種類繁多的MEC試點應用,還是包括中興通訊、英特爾在內的多家企業陸續發布了最新MEC服務器等產品和方案,無不說明著邊緣計算從萌芽到廣泛部署的火熱態勢。
隨著5G商用時間的日益臨近,MEC也被給予大規模部署的厚望,但目前,MEC應用環境真的成熟了嗎?從技術到商業模式還有哪些挑戰?近日,中興通訊副總裁、無線架構總經理段向陽接受通信世界全媒體專訪時,詳細解讀了MEC發展的關鍵問題。
探路5G,商業模式待解
“5G和邊緣計算是一對最佳拍檔,因此邊緣計算大規模建設應該不早于5G大規模部署的完成。”談及邊緣計算目前的發展時機,段向陽開門見山地說,“邊緣計算概念雖然火熱,但是離大規模建設應該還需時日。目前主要的困難仍然是應用和業務問題以及相應的商業模式。”
在無線接入網、無線核心網領域有豐富經驗的段向陽直接指出,目前邊緣計算建網成本和業務收益之間存在著博弈,在沒有出現一批可批量復制的成熟業務支撐下,運營商不會馬上開展大規模部署,更多的是實驗局和孤島式體驗點。同時,相關設備規范和技術驗證工作有必要提前進行。
在參與運營商和垂直行業的多個MEC試點后,中興通訊尤其看好邊緣計算在視頻、AR/VR、工業制造、智能電網、車聯網、智慧城市、智能零售等相關領域和場景的先行落地。
在工業制造領域,美國站群服務器 亞洲服務器,中興通訊已經試點落地了很多典型場景:如工廠園區通過5G+MEC實現園區內流量卸載提供本地準專網代替園區Wi-Fi及有線網絡;MEC+工業AR實現輔助巡檢和裝配;MEC+AGV通過對AGV控制上移視頻和圖像特征分析提取實現多AGV聯動控制。后續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邊緣計算運用于現場設備實時控制、遠程維護及操控、工業高清圖像處理等工業應用領域將逐漸增多與普及。
智能電網領域也是邊緣計算適合部署的領域,基于MEC及5G網絡切片等技術的發展和完善,可為電網用戶體驗、業務高可靠的安全隔離提供新的實現方式。
車聯網被公認為是MEC價值體現得更佳的領域。段向陽表示,車聯網提供了從汽車內外部傳感器到路側RSU公共信息的整合性低時延、高效率網絡,還可以提供智能化決策,是未來邊緣計算重要的應用負載和演進方向。C-V2X蜂窩通信網絡支持從LTE向5G NR演進,網絡覆蓋、時鐘同步、QoS等特性更優的PC5與傳統IEEE802.11P DSRC如何融合,還需要邊走邊看。但MEC在網絡中或位于RSU與基站之間,或位于基站之后更激進的方案與RSU融合,通過V2X服務器集群實現IoT網關、AI和深度學習加速、視頻低延遲編解碼等功能,對實現車聯網車、網、路、人協同,以及智能化互聯和決策至關重要。
在具體場景方面,無人小店、智能零售等領域也開始采用MEC技術,通過引入視頻結構化分析和大數據處理,減少人力支出,通過客戶消費大數據分析畫像、實現精準物流是新零售預期目標。
而在智慧城市方面,公共安全領域大量的視頻分析業務通過引入邊緣計算降低回傳網絡帶寬以及云端的壓力。智慧城市市政管理、環境監測等通過邊緣計算賦能微基站,可實現海量環保采集點的高效、靈活管理,視頻聯動。
面向垂直行業:共建網絡?開放應用?
既然垂直行業是邊緣計算應用的最佳領域,那么邊緣計算如何被垂直行業客戶盡快接納,如何形成合適的商業模式,是決定邊緣計算能否迅速落地應用的關鍵。
對此,段向陽表示,針對不同運營商、不同的第三方應用客戶,MEC的應用模式可能是多元化的,不會固定為某種單一模式。
首先邊緣計算應用確實需要一個開放的平臺引入云業務提供商,另一方面,盡管通信管道具有一些重要的能力,比如UPF下沉到邊緣、5G Massive MIMO普及,利用指向性獲得更高精度室內定位能力,位置歸屬、計費等功能確實也是邊緣業務需要的,但這些都是為CSP創造新的爆款邊緣應用提供支撐。
再次,不同的CSP提供的業務能力也會有差異,運營商也會考慮有自己的自營業務,有些CSP為了應用創新,也許在基礎設施層面有較多的改造。
“開放邊緣平臺一定要具有較大包容性,多元化。運營商既支持客戶應用拎包入住的模式,也要能夠以‘被集成’的心態來正確看待第三方應用。”對于商業模式的探索,段向陽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