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向包括中國移動在內的四家單位頒發了5G商用許可。5G在大家的熱切期盼下終于開始了商用步伐。然而,相對于5G的暫時的遙遠,中國移動還獲得了來自官方的更直接的支持,那就是FDD在全國范圍內的無限制使用。只是5G牌照的巨大光環奪去了本該同樣值得關注的重要事件。
從官方的新聞通報中我們得知,在獲得“第五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的同時,中國移動還獲批將包括語音、數據、移動物聯網相關業務在內的全部“LTE/第四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LTE FDD)”經營范圍擴大至全國。至此,中國移動的FDD網絡價值必將凸顯。
一、TDD牌照發放順利助推了中國移動率先發展
2013年年底,工業和信息化部向三大運營商頒發了TDD制式的4G牌照,正式開啟了我國的4G商用時代。隨后的2015年年初,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文,向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頒發了第二張4G業務牌照,即FDD-LTE牌照,但是其中并不包括中國移動。從2015年開始,我國全面進入4G規模商用時代。經過中國移動長時間的申請,2018年年初,工業和信息化部向中國移動頒發了FDD-LTE牌照。
囿于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移動是最急需4G牌照的。率先頒發的TDD牌照無疑是助推了中國移動的4G網絡建設。從中國移動TD-SCDMA直接向TDD-LTE演進,無論是決心還是執行力都是最強的。
在友商或是仍然鐘愛WCDMA,或是坐等FDD的時候,中國移動集中火力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就建成了覆蓋全國的高質量4G網絡。中國移動的規模超大的4G基站彌補了TDD制式在廣域覆蓋方面的不足。
二、中國移動4G基站規模早已最大
無論是基站總數,還是4G基站數量,中國移動無疑都是最多的。甚至在世界范圍內,中國移動的4G規模都是最大的。而且中國移動的4G基站數量甚至超過了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總和。部分人心心相念的美國其4G基站總數只有30萬座左右。中國移動與其他廠商相比,高下立判自不必多說。
雖然中國移動的4G基站規模最大,但是其主要以TDD制式為基礎。雖然TDD有其頻譜利用率和上行速度技術優勢,但是結合中國移動分配到的4G頻段,在覆蓋范圍方面不及FDD。從某種程度上分析,中國移動做大4G基站規模其中就有TDD覆蓋范圍有限的影響。
即便中國移動在2018年獲得了FDD牌照,但是工業和信息化部設定了使用限制。按照當時的FDD使用規定,中國移動只能在縣級及縣級以下的農村使用。這種限制自然縮減了FDD應用的網絡價值。
三、FDD助攻,中國移動將建設更厚的4G打底網
在廣域覆蓋方面,FDD制式的優勢可以幫忙中國移動花費更少的資金建設更廣域的覆蓋。過去采用高頻段TDD-LTE覆蓋,單個基站在農村平原地區覆蓋范圍不足低頻段LTE FDD基站的四分之一。獲得FDD 4G牌照后,中國移動可使用LTE FDD 900M低頻段進行覆蓋,同樣覆蓋一個區域,可以少建很多基站。
在4G網速方面,可以使用LTE-FDD 900M低頻段進行覆蓋。特別是在廣大農村和城市深度覆蓋需求地區,中國移動通過雙4G的融合組網,可有效利用頻譜資源,充分發揮TDD大容量以及FDD廣覆蓋的特點,打造一張廣覆蓋、大容量、高速率的優質網絡。
另外,從技術理論上講,NB-IoT只能支持FDD-LTE網絡,云服務器租用,并不支持TD-LTE網絡,中國移動要利用TD-LTE網絡建設物聯網難度極高,成本也非常大。現在中國移動取得了利用FDD牌照在全國范圍內的運營資格,站群服務器,使其能夠使用FDD-LTE網絡來建設NB-IoT物聯網。
四、攜號轉網,用戶對網絡品質提出更高要求
業務和網絡同質化是當前通信行業不得不面臨的現實。特別是中國鐵塔公司成立后,中國移動具有網絡優勢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明顯。中國移動規模龐大的用戶群分攤網絡資源之后,在單純的數據上,中國移動的戶均網絡資源已經不及中國電信。
隨著攜號轉網即將在全國范圍內實施,運營商已經用盡全力在筑牢用戶離網壁壘。然而,即便有各種軟硬簽約捆綁,都無法阻擋對網絡品質感知要求高的用戶離網需求。此時構建基于網絡品質的服務優勢已經越來越重要。可以說,網絡同質化越嚴重,越能凸顯部分用戶對網絡感知的特殊需求。
雖然從最早頒發4G牌照已經時隔六年,從2015年發布FDD牌照也已經時隔四年,直到5G已經進入元年的今天,中國移動才獲得FDD。雖然來得有點晚,但是在攜號轉網大規模實施前,在大規模建設NB-IOT的檔口,中國移動可以借此強化競爭優勢,確保持續領先。
五、暢行5G+,4G網絡是不可缺少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