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WAN作為一種新興的服務形態,將發展日益成熟的SDN技術應用到廣域網傳輸,在不更改現網架構的基礎上,提供了可管理的虛擬網絡,比現有的網絡具有流量靈活調度、布網簡單和運維成本低等優勢,開啟了新的網絡應用藍海,成為運營商2B業務的新寵。
那么,市場目前對于SD-WAN的接受度如何?如何看待SD-WAN不同的技術實現方式和未來技術發展趨勢?運營商在SD-WAN方面又有哪些實踐、應該如何擁抱SD-WAN呢?對此,在近日舉行的“SD-WAN產業發展論壇2019”上,中訊郵電咨詢設計院智能網絡設計院總工程師馬季春在接受C114專訪時為我們進行了解讀。
市場熱度持續上升
SD-WAN以一種多虛擬隧道、安全、策略驅動業務、彈性路由、敏捷上云的技術重新定義了開放式的WAN架構。SD-WAN包括三大典型應用場景:一是企業站點互聯;二是數據中心互聯;三是多云互聯。
當前,SD-WAN市場正呈現越來越熱烈的狀態,客戶的接受熱情也在持續高漲。據相關調研機構預測,2019年-2023年,全球SD-WAN市場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0.8%,到2023年全球SD-WAN將達到52.5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SD-WAN市場需求將在未來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馬季春認為:“之所以用戶會對SD-WAN有如此大的熱情,是因為SD-WAN作為軟件定義廣域網被提出來,體現了用戶對傳統WAN的一些期望--包括希望成本更低但性能不打折扣、分支組網簡單、網絡部署周期縮短、關鍵應用性能有保障、有平臺實時監控網絡資源使用情況、有更多網絡連接接入手段、滿足業務上云和云訪問服務、更強大的安全性能等。”
簡單來說,在企業IT技術云化過程中,美國站群服務器,企業特別希望網絡能夠像IT的計算能力一樣,能夠隨時取用,智能便捷訪問。所以網絡應該朝著智能化和開放化的方向發展來滿足用戶對廣域網的需求,SD-WAN在其中大有可為。
Overlay和Underlay相結合
由于市場需求旺盛,目前許多陣營都加入SDN-WAN行列,但不同細分領域、不同用戶對于SDN在廣域網的應用都有著不同的理解,由此產生了Overlay、Underlay等不同的SD-WAN實現方式。
“SD-WAN的未來一定是Overlay和Underlay相結合的實現方式。”從中國聯通的角度來說,實際上只要是通過自動化的方案解決了用戶在廣域網上的痛點,那么都是可以作為SD-WAN的解決方案的,兩者的結合肯定會給用戶帶來更好的業務體驗。比如在給用戶提供服務的實踐中,很多用戶要求雙線轉發,也就是在接入的設備上,一條是MPLS VPN線路,一條是Overlay的互聯網線路。這種情況下,Overlay線路的補充接入使得Underlay網絡能夠很好的實現快速開通,彈性調整,用戶的業務體驗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
而在網絡保障方面,例如中國聯通Underlay網絡的自動化做的非常好,通過自動調度API,能夠支持用戶的最短時延智能選路,用戶的雙平面保障。所以在互聯網的連接段上,通過API的調用可以保障互聯網連接段的QoS。如此,Underlay的業務保障和Overlay的快速開通和靈活組網可以很好地結合起來,給用戶帶來更好的業務體驗。
所有技術實現方式和相應產品的出現都有自身的特點,但歸根結底,只要是能夠解決用戶痛點的SD-WAN技術和產品都是好技術和好產品。
運營商傳統業務的延伸和演進
而對于SD-WAN會替代傳統MPLS的看法,馬季春認為:最初SD-WAN可能會是MPLS VPN的一個替代品,directadmin安裝,但現在看來,SD-WAN會成為MPLS VPN演進的方向。SD-WAN和MPLS VPN相結合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雖然SD-WAN在最初發展時,會對運營商的傳統業務有一定影響,特別是對組網類的業務起到了一定的替代作用。但是對于作為運營商的中國聯通來說,SD-WAN的發展方向是與其網絡的演進方向相符合的。
“中國聯通提出了云化、簡化、智能化和開放化四個演進方向,以網絡設備虛擬化和云網協同實現網絡云化,以骨干網絡融合和智能城域網絡實現網絡的簡化,以SDN和意圖驅動實現網絡的智能化,以網絡可編程和客戶自服務實現網絡的開放化。從這些演進方向來看,SD-WAN其實是運營商傳統業務的延伸和演進,而不是單純的替代。”
事實上,中國聯通已經向廣域網的SDN化及產品服務大規模演進,推出了云聯網和SD-WAN智選專線兩個廣域網的主打產品。
云聯網是聯通2018年推出的廣域網產品,具備實現多云快速連接、用戶自助服務、帶寬隨選的技術領先優勢;中國聯通推出的SD-WAN智選專線2.0業務,作為國內運營商率先推廣的全國SD-WAN產品,是廣域網SDN的標準模式,可為企業提供彈性調整、混合接入、自助業務訂購等組網業務。
與5G結合、開放生態合作共贏
此外,如火如荼的5G,也讓SD-WAN的發展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