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電信要成立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的消息被傳的沸沸揚揚,而這一消息隨著一紙任命書基本塵埃落定。
3月16日,中國電信發文稱,胡志強任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關麗莘任副總經理,directadmin授權,李云莊任副總經理,冀暉任副總經理。以上領導人員原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云計算分公司職務隨公司注銷自然免去。
成立天翼云科技公司符合市場發展規律
據知情人士透露,天翼云科技屬于獨立法人,整合了中國電信云計算分公司、中國電信上海信息化研發中心、中國電信廣州信息化研發中心以及中國電信云計算內蒙古分公司和中國電信云計算貴州分公司,是一家集建設、研發、運營、生態合作和銷售服務一體化的專業云公司。
業界認為,中國電信此番整合了全集團的相關資源,將云計算業務單拎出來,是遵循云計算市場和技術發展規律的。
通信行業分析師金峰對通信世界全媒體記者表示,從業務邏輯的角度來看,一個公司內的云計算資源,天生應被整合,由統一主體負責運營;并且,IaaS、PaaS和SaaS等層級,相互聯動性也與日俱增,應整合式運營。
“云改數轉”戰略成效初顯
眾所周知,在人口紅利逐漸飽和后,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成了運營商的重要工作。中國電信也早早踏上了轉型之路,布局云計算市場,并取得重要成果。前不久公布的中國電信財報顯示,2020年中國電信全網云業務收入達到人民幣138億元,在中國公有云市場份額位居前列。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得益于中國電信對云計算的高度重視。
此前,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多次指出,5G時代是云的時代,也是云和網相互融合的時代,5G加速云網融合,云網融合為5G賦予更多內涵,兩者共生共長、互補互促。
中國電信黨組副書記邵廣祿在2020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期間直言:“我們將把云計算服務打造成為中國電信的主業。”
2020年,中國電信深入推進“云改數轉”戰略,堅持“網是基礎、云為核心、網隨云動、云網一體”戰略方向,加快構建云網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
一方面按照“2+4+31+X+O”的總體布局,加快天翼云和IDC建設,云資源池數量超100個,IDC機架超42萬架,其中近80%的機架部署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陜川渝4個重點區域;基于海量的邊緣機房,開展MEC建設,構建云邊協同能力。
另一方面,加大研發投入,加大云網產品的開發和運營。中國電信強化核心技術自主攻關,加大5G、云網融合、網信安全等重點領域的核心技術攻堅,自研天翼云3.0,站群服務器,掌控PaaS平臺等20項核心技術,規模商用天翼云CDN、分布式存儲系統,有效提升云計算領域市場競爭力。據悉,天翼云PaaS平臺已廣泛為內外部客戶提供服務,平穩承載數億用戶,CDN為眾多互聯網頭部客戶提供服務。
對此,金峰表示,云計算是中國電信五大戰略業務生態之一,是云改數轉的核心載體,需要形成集約化運營模式,并采用對外合作,對內混改的新型模式,以形成有效競爭力。
行業競爭加劇,天翼云尋求改變
當前,在科技不斷進步的推動下及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影響下,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等成為日常,“云化”成為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方向,云計算行業競爭不斷加劇。
金峰指出,基礎設施運營是中國電信的主要收入來源和優勢領域,除網絡外,云設施是另一核心類型。而天翼云在國內市場份額逐年下降,這與中國電信的綜合基礎設施運營商的定位和優勢不相符合,因此,中國電信需要發力,以奪回其理應具有的行業地位。
另外,有業內人士分析,天翼云獨立以后最大的變化是可以擺脫中國電信國企的體制限制,進而可以自主提升員工的薪酬水平,以靈活激勵機制吸引人才。
筆者相信,未來,中國電信將全面深入推進以云網融合為基礎的“云改數轉”發展戰略,聚焦企業上云的場景化需求,持續完善IDC和云的資源布局,強化公有云、私有云、專屬云和混合云的全棧云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