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是真的嗎?Wi-Fi 信息被上傳是什么意思?這事到底跟普通用戶和騰訊又有什么關系?為此,雷鋒網請教了網絡安全專家、SOBUG 創始人江金濤,獲得了騰訊 Wi-Fi 安全實驗室負責人姚威與墨跡天氣公關人士的回應。
江金濤:1.應該是獲取 Wi-Fi 的 SSID 信息,不包含密碼,但是足以通過 SSID 進行人群的聚集分析。2.事先應該是得到過用戶的權限授權。3.通過 http 接口進行傳輸,沒有加密,很容易在鏈路層被截取,不安全。4.靠網絡服務提供商保護用戶隱私就是個笑話。
姚威:躺槍,我們沒干這事,站群服務器,可以去告造謠的人了!
收集 Wi-Fi 名稱有什么用?
用戶需要對墨跡天氣 App 開放哪些權限?
不過,如果你知道了一個人的 Wi-Fi 名稱,只要在這個對話中輸入,則可以判斷其相對位置。
姚威表示,從上述圖片中分析抓包的域名可以看到,數據流向了兩個大數據分析和營銷公司的 SDK(感興趣的宅友自己去翻圖片),這與江金濤所說的用于“大數據營銷用戶畫像”的觀點不謀而合。但這是一場天氣 App 與大數據分析公司的合作還是大數據分析公司擅自作為?
2 月 25 日訊 這幾日,微信朋友圈里盛傳一張截圖,并配文稱墨跡天氣 App 上傳了用戶的所有 Wi-Fi 賬號,抓包抓出了流氓,背后還有騰訊等大公司的服務接口。
到底有沒有收集
墨跡天氣公關:不存在上傳用戶 Wi-Fi 賬號甚至其他個人隱私信息,更不存在信息泄露的問題,圖片上的標注是錯誤的。
江金濤告訴雷鋒網,朋友圈中流傳的那張抓包圖片中指的應該是獲取 Wi-Fi 的 SSID 信息,不包含密碼。所謂 SSID,通俗來說,就是用戶手機里的 Wi-Fi 名稱列表。
當然,上述可能只是通過 Wi-Fi 信號強弱進行最直觀的判斷,如果將這個數據與 GPS 和其他功能配合,能獲得更準確的定位。江金濤認為,從上述角度看,Wi-Fi 名稱列表可以說是判斷用戶位置信息的維度之一,一般用于大數據營銷的用戶畫像,并猜測墨跡天氣應該事先征求了用戶的同意。
無圖無真相,對方還拋出了抓包信息。
第二,以后使用各種App都要看清楚權限,想清楚了再同意。
雷鋒網編輯使用安卓手機和蘋果手機同時下載了墨跡天氣 App,以安卓手機的下載情況為例:
第一,不要輕易展示自家的 Wi-Fi 名稱了,即使是設置成“你連什么連我就不告訴你氣死你”也沒什么用(但不展示 Wi-Fi 名稱可能會不便利,宅友自行抉擇)。
姚威發出了否認五連。
當然,到此為止,雖然我們什么結論都沒得出,但是你們應該知道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