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統計,2018年國內公有云和私有云市場規模分別達到382.5和524.6億元,云計算產業在我國全面爆發,導致云技術人才供不應求,而這類人才的培養也受到用云企業的重視。
在6月16日“騰訊云培訓認證中心開放日”活動中,騰訊云培訓認證中心負責人王雋針對當前云計算人才培養問題作了“構建云計算時代的人才生態”為題的演講。除此以外,活動當天還有云星數據(深圳)有限公司副總裁樓煒、深圳友浩達科技創始人張善友、晶泰科技云計算平臺技術總監林帥康和騰訊云培訓認證高級講師宋新亞多位云計算及相關領域的資深專家到場,分享他們對于云計算及相關領域產業和人才發展的見解,讓現場眾多IT從業者和高校學生獲益匪淺。
(現場大咖云集人氣火爆)
行業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大咖站臺肯定騰訊云認證權威性
云計算作為5G、AI、大數據等多種新興技術的基礎,吸引了眾多IT巨頭與各行各業的涌入。相關機構數據預測,在未來5年內云計算相關領域將產生150萬的人才缺口。而從2018年統計數據來看,云計算人才數量在互聯網崗位僅占比不到5%,平均薪資卻遠超同類。供需矛盾突出,云計算類崗位的就業前景受業內人士看好。
企業如何開展云計算人才培養?從業者如何進行自我賦能?現場大咖嘉賓們從云計算產業、企業及技術等不同角度出發,肯定與認可了騰訊云認證的價值。
(云星數據(深圳)有限公司副總裁樓煒)
云星數據(深圳)有限公司副總裁樓煒指出了云產業發展的8大趨勢,強調要從服務能力和業務問題視角看待云計算人才培養,注重云計算人才對于客戶的應用與基礎設施的理解。騰訊云是眾多云計算上下游企業的重要合作伙伴,超過200萬的開發者在使用騰訊云的產品和服務為企業開展業務。騰訊云認證能反映認證人員對于云計算知識和騰訊云工具產品的理解掌握程度,directadmin授權,對企業具有衡量和參考意義。
(深圳友浩達科技創始人張善友)
深圳友浩達科技創始人張善友肯定了騰訊云培訓認證課程的質量,他指出,到2025年, 企業80%的IT預算會花在云上而不是傳統IT上,建議IT從業者們要培養以云為核心的技能,為以云為中心的角色做好準備,并主動學習,參加類似騰訊云認證這種培訓與考試。
(深圳晶泰科技云平臺技術總監林帥康)
深圳晶泰科技云平臺技術總監林帥康也表示,云計算的爆發是創新企業的機會,同時也是技術人才的機會。云計算人才自我賦能進階之路上,應該具備個體賦能與遠見的意識,不斷提升自我認知、自我監控能力,并且建議參加騰訊云認證相關專業技術培訓認證,提升個人技能。
針對目前人才短缺和高校專業教育普遍存在的現狀,騰訊云培訓認證打造了一整套的產品運作模式:輸出培訓的課程、大綱等一切內容,將內容傳導給騰訊云的合作伙伴和高校,讓開發者和學生們在這些培訓機構和高校學習,然后考取認證憑證。獲得認證的學員也會進入騰訊云人才簡歷庫,得到更多就業機會。
(騰訊云培訓認證中心負責人王雋)
騰訊云認證是否具有專業性、權威性是IT從業者和學員們最為關心的,騰訊云培訓認證中心負責人王雋就這個問題闡述了騰訊云培訓認證的資源保證和價值。他表示,騰訊云培訓認證以騰訊雄厚的技術實力為依托,擁有專業的團隊負責內容開發,并且緊靠廣泛的合作伙伴資源進行認證拓展,來保證培訓的效用和認證的權威。學員通過考取騰訊云培訓認證提升自身競爭力,用云企業也可以通過騰訊云培訓認證作來檢驗云計算從業者的能力。
(活動現場大咖嘉賓、部分觀眾人員合影)
騰訊云認證為行業提供有價值的技術認證,拉近企業與個人的距離,提供有影響力的技術能力標簽。業內人士表示,在云技術蓬勃發展的時代浪潮下,IT從業者與高校大學生應緊抓這個人才缺口的機遇,借助騰訊云認證來提升自己的專業實戰能力,國內服務器,實現自我增值,助力事業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