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5G行業專網被提及得越來越多,尤其是德國、日韓、英國等國家的工業企業對5G專網抱有很大的熱情和期望,部分國家已向企業發放5G網絡建設的專網頻段。
德國汽車巨頭戴姆勒曾表示,如果我們擁有自己的5G網絡,那些敏感的生產數據就不會流到第三方。同時,通過自建5G網絡基礎設施,我們還能在系統發生故障時更快地做出反應,不必等待外部支持。
“有了自己的5G網絡,directadmin漢化,我們可以自己決定網絡的質量,還能保障數據的可用性、機密性和完整性。”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表示,“我們會與技術提供商、設備供應商等伙伴開放合作建設5G網絡,不過,德國電信、沃達豐和Telefónica這些運營商可能不會在里面。”
工業富聯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通信產業報》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兩種構建專網的路徑,在不受國內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工業富聯會傾向于采用國家提供專用頻段,企業自建的方式部署5G專網。因為企業自建專網可實現網絡環境的自主可控。企業自建自運營自維護5G專網,雖然會帶來運維層面更高的要求,但擁有的網絡自主可控、數據安全層面的優勢是我們更想看到的。
去年,工信部發布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中指出,要探索5G專網建設及運營模式,規劃5G工業互聯網專用頻率,開展工業5G專網試點。
這一規劃無疑是給不少想要自建5G專網的企業帶來了好消息。目前5G專網有多種部署方案,但這其中絕大部分都有賴于運營商,其實真正獨立于運營商5G公網的5G專網才是工業企業最想要的5G專網。雖說國內5G專網建設需要衡量多種因素的存在,但德國、日本分配5G專用頻譜的建設方式或許是國內大多數企業所希望專網服務的最終形態。
就目前國內5G專網的部署方式,因為行業不同對于專網網絡性能訴求也不同。工業富聯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單從企業側而言,訴求主要體現在政策層面的扶持補貼、5G頻譜劃分問題等方面。
“考慮到技術等其他現實要素,歐洲服務器,工業富聯5G專網部署采用與運營商合作,主要以構建5G+MEC虛擬專網的方式進行。”工業富聯相關負責人說道,目前工業富聯規劃與建設中的應用場景,主要是基于5G網絡的加工數據采集,如高清視頻數據采集、機床工作狀態數據等,移動質量檢測、AGV視覺導航、AR/VR技術用于設備故障維修、員工培訓、OCR文字識別產品標簽等應用場景。
針對當前5G專網的部署方式,大規模應用于企業還存在不小的挑戰,工業富聯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企業層面來看,挑戰主要有三點:第一,5G生態相對尚不成熟,所需硬件成本較高,如硬件設備5G模組、小基站等;第二,跳出新技術落地探索層面,需進一步考慮企業部署5G專網,企業經營的成本收益問題;第三,對于工業領域來說,高速高精機床加工環節,對于通信控制時延有近乎苛刻的要求,5G尚不能滿足,而通過傳統的工業總線技術,以有線的方式即可滿足。
這些問題是現階段專網部署的難點,工業富聯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工業富聯有比較完整的5G硬件產品生態,包括5G模組、5G DTU、小基站等,結合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成果,能夠形成1+1>2的組合效用。立足5G的大帶寬、低時延等特性,隨著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的融合與深度發展,5G專網能夠挖掘更多應用場景,也會產生更多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