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官方消息顯示,備受關注的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 2020 年 5G 消息系統(RCS)建設工程聯合集中采購項目” 進行了中標候選人公示。事實上,在2020年 4 月 8 日三大運營商聯合發布《5G 消息白皮書》后,被業界推崇為“5G時代首個殺手級應用”的5G消息可謂是風頭無二。然而,曾經信誓旦旦的5G消息2020年內商用卻遲遲未能兌現,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在2020年末發起的聯合集采項目也因投標人少于3個而無法開標……這都給5G消息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霾。電聯在此時發布5G消息集采中標候選人公示,可以說給產業鏈上下游吃下一顆定心丸。
公示內容顯示,中興通訊和華為成為此次集采的中標候選人。第一中標候選人中興通訊的投標報價為217414646.46元人民幣(含稅),第二中標候選人的投標報價為219969207.63元人民幣(含稅);根據此前的招標文件,本項目最高投標限價為20043.00萬元人民幣(不含稅),據測算,第二中標候選人華為的投標價格低于第一名中興通訊1.1倍,因此,中興通訊獲得該集采項目約55%的份額,華為獲得該項目約45%的份額。
一波三折的電聯5G消息集采
2020年11 月 20 日,電信、聯通宣布啟動 2020 年 5G 消息平臺(RCS)建設工程聯合集中采購項目,項目為采用 NFV 方式集中建設 5G 消息系統,建設內容包括 5G 消息中心、DM、ENUM/DNS、互聯網授權 DNS、虛擬化層軟件等實現用戶消息的處理。5G 消息系統短信模塊處理能力共約 49.56 萬條 / 秒,消息模塊用戶容量共約 6000 萬戶,虛擬化層軟件 3000CPU。
2020年12 月 2 日,電信、聯通發布公告稱,由于潛在申請人不足 3 個,依照相關規定,不具備法定開標條件,因此決定終止本次集中資格預審。招標人將重新組織招標。
2020年12 月 18 日,電信、聯通重新啟動項目集中采購項目,但采購規模調整為短信模塊處理能力共約 42.13 萬條 / 秒,消息模塊用戶容量共約 5100 萬戶,虛擬化層軟件 2550CPU。
2020年12 月 25 日,電信、聯通再次發布公告稱,由于潛在申請人不足 3 個,終止本次集中資格預審。招標人將重新組織招標。
2021年1月8日,雙方三度發布集采公告,公告內容包括項目中標人數量為2個,最高投標限價為20043.00萬元人民幣(不含稅)。
2021年1月29日,雙方發布中標候選人公示,中興通訊與華為分別占據此次集采的55%與45%份額。
由此,一波三折的電聯集采宣告完成階段性任務,繼續向著商用目標邁進。含著 “金湯匙”出生的5G消息終于不負眾望,也讓產業界與圍觀者都松了口氣。
唱衰5G消息?大可不必
除電信、聯通的5G消息聯合集采經歷了頗多波折外,中國移動的5G消息發展也并非完全一帆風順。2020年7月,中國移動開展了5G消息系統設備集中采購招標,預算金額為4億元。第一次招標,因為潛在申請人不足3位無法開標原因的宣告失敗。第二次招標,明確了該項目不劃分標包,華東北、華東南、西南、西北幾大區的5G消息系統設備為第一份額,華北、東北、華南、華中的劃分為第二份額,最高投標限價為不含稅40510萬元人民幣,而中標人數只有2個。最終,華為和中興通訊成為中標人,各自承擔相應的份額。
早前曾有運營商人士對記者表示,國企流標很正常,因為要求不少,原因很多,繼續組織招標即可。他猜測,目前國內最大的通信網絡平臺系統建設廠商主要是中興通訊和華為兩家,其他廠商可能是因為未達到招標的基礎要求所以未能應標。在筆者看來,大可不必現在就唱衰5G消息。新業務的發展往往都會伴隨著眾多挑戰,這樣的挑戰,在新業務誕生初期,會體現的尤為明顯。
首先,5G消息在安全性方面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業界普遍認為,安全性和審核機制將會決定整個5G消息生態的發展。
其次,生態鏈中的利益構建是5G消息商業化的第二大挑戰。在生態環境中,各方利益如何構建,將會成為5G消息發展過程中第二重要的事情。如果構建不順暢,發展的速度就會變慢。5G消息中有眾多參與者,只有每個生態參與者都有收益,整個領域才會發展得更好。
與此同時,我們欣喜地看到,5G消息已在持續蓄力,近期就頻有好消息傳出。1月26日,首家金融行業5G消息實驗室正式揭牌,該實驗室由金融數字化發展聯盟成員單位中興通訊和銀聯數據共同發起,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在5G消息的應用場景、方案研究及相關標準、課題申報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加快5G消息應用的研發和商業化進程,共同打造5G消息行業應用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