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供應鏈的競爭主要集中在龍頭企業之間,正呈現出升級狀態。
“2020年,來自5G手機市場的訂單量,大約增長了50%。”在東莞市凱勵電子廠,公司副總經理易建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
凱勵電子廠是一家主要生產電容器、電阻產品的企業。2020年,在疫情的沖擊下,凱勵電子廠的訂單量也曾出現過下滑,而得益于國內5G手機銷量的快速增長,凱勵電子廠最終頂住了壓力,全年業績實現了逆勢上揚。
“我們幾年前才進入手機行業,去年手機領域的訂單量已經達到我們總業務量的20%。”易建軍說。
來自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0年12月,我國5G手機出貨量1820萬部,占比68.4%。從2020年全年來看,國內市場5G手機累計出貨量達1.63億部,占比為52.9%。隨著5G手機價格的快速下探,5G手機快速普及。
在受訪專家看來,隨著5G基站建設的不斷推進及終端生態的擴張,行業景氣度將繼續上行,產業鏈公司將迎來新的機遇。面對5G產業 “風口”,許多依附在手機產業鏈之上的企業也正加快布局,希望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搶占一席之地。
5G手機出貨加速度
對于5G的商用而言,5G基站是萬物互聯的基礎。2020年,中國的5G基站建設掀起新的熱潮。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新開通5G基站超60萬個,5G終端連接數超過2億。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一些省份5G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達到較高水平。廣東省202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0年,新建5G基站8.7萬座,總量突破12萬座。江蘇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江蘇截止到“十三五”期間,建成5G基站7.1萬座。浙江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累計建成5G基站6.26萬個。
對于今年5G基站的布局,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趙志國不久前表示,要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盡快完成5G地級及以上城市深度覆蓋,并逐步向有條件的縣鎮加速延伸。2021年,計劃新建5G基站60萬個,同時引導地方政府加大對5G網絡建設支持力度,進一步落實5G站址、用電等相關政策。
5G基站的建設熱潮,為5G手機的普及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保障。從相關統計數據也可以看出,2020年,在智能手機出貨速度明顯放緩的背景下,中國的5G手機市場卻實現快速增長。
根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數據,2020年全年國內手機市場總體累計出貨量3.08億部,國內服務器租用服務器托管,累計上市新機462款。與2019年相比,手機出貨量下降20.8%,新上市機型下降19.4%。
雖然手機出貨量在下跌,但5G手機占比不斷在提升,2020年12月國內市場的5G手機出貨量占比達68.4%。2020年全年的總出貨量1.63億部、累計218款新機上市,占比分別為52.9%和47.2%。
中國信通院認為,2021年智能手機市場將會扭轉頹勢,在5G手機熱潮帶動下有望恢復增長。2020年11月,在中國移動2020年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中國移動副總裁簡勤也預計,2021年5G手機占比將達80%,2021年底千元機中5G滲透率將超過90%。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也是如此,TrendForce集邦咨詢發布的報告表示,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全年生產總量僅12.5億部,同比減少11%,為歷年來最大幅度衰退。DigiTimes的報告顯示,雖然全球手機出貨量下降,但是5G手機出貨量卻大幅增長,2020年5G手機出貨量達到2.8億至3億部,比2019年的2000萬臺增長十倍以上。
產業鏈“冰火兩重天”
知名產業觀察家洪仕斌分析稱,2020年,在5G手機快速放量的背景下,產業鏈上下游公司也明顯受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截至1月底,已有20余家手機產業鏈公司發布2020年度業績預告,其中超過八成的公司業績預喜。
中信證券認為,2021年受益于5G換機及消費力恢復,預計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有望達13.5億部-14億部,同比增長10%-15%,手機換機潮將帶動整個產業鏈迎來業績改善。
東莞市樂琪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機器視覺產品研發、生產和服務的智能制造企業,公司總經理呂成威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2020年,雖然5G手機銷量大幅增長,但智能手機行業增速明顯放緩,對依附在手機廠商之上的中小供應商也造成了沖擊。“去年,由于終端手機廠商出貨速度的放緩,我們的訂單量也減少了30%。”
洪仕斌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2020年,智能手機產業洗牌加劇,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集中度快速上升,directadmin安裝,行業“馬太效應”顯現。就國內市場而言,當前華為、OPPO、vivo、小米、蘋果等占據了市場的主要份額。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前五大品牌市場占有率達到93.5%,其他廠商僅占6.5%。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前五大品牌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達到96.5%,其中華為、vivo、OPPO、小米市占率均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