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MWC-上海終于隆重開幕。時隔一年多,能夠再看到上海展的盛況,歐洲服務器租用,一切都是那么來之不易。由于全球疫情肆虐,此次上海展采用線上和線下同步開展的方式,更多的觀眾在五湖四海關注著此次上海展的盛況。
今年上海展的主題是“和合共生”,從會議廳到各大展臺,"和合共生"的主題隨處可見。今年上海展打造了全球首創的5G創新地帶展區,重點展示極速5G、移善至美等主題的5G創新展示和成果,來自全球的展商展示了他們在毫米波、行業應用、5G消息、物聯網、XR、物聯網+區塊鏈、終端和芯片等等方面的創新成果。
在大會開幕式上,行業領袖與大咖發表了針對未來經濟社會發展趨勢與動向的演講,數智化的概念正不斷深入人心,和合共生,希望未來全行業一起攜手,共同推動經濟社會實現數智化轉型。
全球5G發展正加速,中國5G進展喜人
目前全球5G進展正不斷加速,GSMA會長葛瑞德表示,目前全球已經發布了144張5G網絡,有90張將陸續推出,市場上的5G設備已經多達200多種,全球5個人里面有一個人會受到5G的覆蓋,這是2021年底的數據,預計到2025年全球運營商將投資1.1萬億美元在5G網絡上,這是GSMA對運營商資本支出的預測。頻譜的相關政策以及帶寬的相關政策,也會大大影響5G網絡覆蓋的普及程度,虛擬現實以及增強現實等需求不斷增加會進一步推動5G網絡覆蓋的普及度。
中國5G發展進度引起了全球關注。此前,GSMA智庫發布的《中國移動經濟發展報告2021》指出中國繼續維持全球5G技術領先市場之一的地位。2020年中國新增5G連接超過2億,預計到2025年,中國5G連接將超過8億,為個人消費者和更廣泛的經濟體提供一系列的產品和服務。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對我國5G發展成果表示了肯定。首先,網絡能力不斷提升,累計建成5G基站超過71.8萬個,約占全球的70%,獨立組網模式的5G網絡已覆蓋全國所有地市,5G終端連接數超過兩億,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DOU較4G用戶高出50%。其次,技術產業加速成熟,已上市5G手機達到了218款,2000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場,5G手機的銷量占比已經超過90%,5G行業模組實現了小規模出貨,已在工業網關、智慧家庭等領域投入使用。最后,應用創新持續深化,文體娛樂、賽事直播、居住服務等消費領域的5G應用加快探索,5G+4K、8K等技術已經在2021年央視春晚投入使用。礦山、醫療、港口、制造等垂直行業的5G應用模式也逐漸清晰,并開始規模化復制推廣。
以上海市為例,上海市5G建設進展迅速。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吳清表示,近年來,上海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的戰略部署,加快推進包括5G、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網在內的數字新基建,為產業高質量發展、城市高效率運行、市民的高品質生活提供堅實有力的支撐。2020年11月,中國信通院發布的白皮書宣布了上海率先建成了雙千兆寬帶城市,截止2021年1月底,上海已經累計建設了5G基站超過9萬個,智能制造、健康醫療、智慧教育等十大領域的430多個5G應用項目在加快地推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了國家頂級的節點,面向上三角的上行運行超過20個二級節點,企業標識注冊的量超過了16億。
數智化轉型大幕開啟
如今,第四次工業革命正處在重大突破的關口,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全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進程,數智化時代的大幕全面開啟。2020—2035年,僅5G就將拉動全球GDP增長率提升7.4%,創造經濟總產出達到13.1萬億美元。經濟社會加速進入數智化時代。
那什么是數智化?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解釋道:“數智化是指數字化、智能化相結合創造的新增長方式,是在勞動、資本等傳統要素為驅動的經典增長模型(索洛模型)基礎上,進一步引入信息技術、數據兩大要素,完善形成的新型增長模式,即Y產出=F組織(L勞動,K資本,D數據;A技術),通過對勞動、資本、數據、技術等生產要素的有機組合,實現對傳統要素價值的放大、疊加、倍增,驅動經濟社會進入新一輪增長的大周期。”
全社會數智化進程的加速,也促進了新經濟形態的蓬勃發展。“從本質上看,新經濟形態是‘實、虛、軟’3個字的‘化學反應’。其中,‘實’是實體經濟,‘虛’是虛擬經濟,‘軟’是信息技術和服務,三者相互融合、相互作用。”楊杰表示,面向未來,中國移動將加速數智化轉型的落地,努力實現5個新的突破:一是發展規模的新突破;二是結構調整新突破;三是科創能力的新突破;四是運營效率的新突破;五是體制機制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