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看來,,數字經濟時代已來,作為管理部門要用數字的思維來理解當前數字經濟的發展。
肖亞慶是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二場部長通道接受采訪時作出此番表述的。
肖亞慶說,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建成系統完備的5G網絡,并帶來數字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在數字經濟發展的時代,管理部門要用數字的思維來理解當前數字經濟的發展。但他也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在網絡基礎設施、數字經濟發展基礎等方面,我國還有不少薄弱環節,尤其是核心技術需要突破。
近年來,我國制造業產值在GDP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在肖亞慶看來,不能僅用在GDP的占比來評價制造業的健康度,要在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上下功夫。
肖亞慶表示,任何時候制造業都是國民經濟的支撐,當下制造業面臨的是要靠完善產業鏈,補短板來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時,要通過智能化、綠色化、高地化提升制造業水平。
在肖亞慶看來,高質量的制造業還要通過供給側改革、發展新興的戰略產業來實現,比如5G和通訊設備芯片等。但他也特別強調,新產業發展不能搞盲目重復建設,要防止一哄而起,要按照市場化、法治化規律有序發展。
肖亞慶介紹,目前我國有4000多萬家企業,其中95%以上都是中小企業,它們在就業、促進經濟增長方面作出很多貢獻。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有19處提到了服務中小企業發展。肖亞慶說,此前,國家層面和相關部門已經出臺了不少幫扶中小企業的政策,關鍵是把這些政策落實好。肖亞慶建議,管理部門和各地方政府要根據中小企業實際困難,有針對性地提供服務。
肖亞慶認為,未來幾年仍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關鍵時期,要在融合上下功夫,通過互聯網產生更多的創新內容,助力經濟發展。他也強調,工業互聯網時代,要平衡好發展和安全的關系,美國服務器,保護好知識產權。肖亞慶認為,隨著5G+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實際應用場景的運用,工業互聯網的未來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