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相關專家發布系列報告,對5G發展的歷史必然、應用領域、網絡建設路徑和技術成熟性等方面進行深度系統解讀,以幫助理解5G發展的規律和特點,為5G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當前全球5G發展整體仍處于初期探索階段。我國5G商用一年多來,在網絡建設規模、終端上市品種數量、用戶發展以及應用培育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相關專家表示,我國大力推動5G發展正當其時,網絡建設應堅持適度超前原則,具體應用需要面向個人(2C)和行業(2B)兩個方向同時發力。
5G創新適合國家和產業發展需求
中國信通院副院長王志勤和中國信通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副總工韋柳融表示,移動通信技術每十年一代,當前正是全球移動通信網絡從4G向5G過渡時期,我國站在全球前沿布局5G網絡、推動5G應用創新發展,是滿足國家和產業發展需要的決策。
首先,歐洲服務器,利用5G拓展經濟發展空間,是當下國家戰略發展需要。5G是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中的核心關鍵技術之一,它將與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合,不僅有可能形成一系列新業態,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還有可能為經濟社會各領域賦能,帶來經濟形態乃至社會形態的革命性變化。據中國信通院預測,到2025年,5G可拉動電信運營商網絡投資約1.2萬億元,帶來的信息消費規模累計將超過8.3萬億元,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累計約10.1萬億元。
目前,我國是5G技術標準的重要主導者之一,并在設備、網絡、應用方面擁有優勢。探索5G應用發展,將有助于把我國領先的技術創新優勢轉化為市場創新優勢,并在這一過程中積累利用技術創新構建新產業、新生態的經驗,這種經驗對于我國未來長期發展彌足珍貴。
其次,移動用戶流量增長推動網絡擴容,移動網絡向5G演進是順勢而為。近年來,隨著移動流量資費的下降和移動互聯網應用的豐富,移動用戶流量持續增長。移動用戶數據流量的不斷提升,使得我國原有網絡難以支撐眾多用戶的業務需求,迫切需要能夠承載更大容量的網絡。
在這一趨勢下,原有移動網絡急需升級擴容。我國5G采用中低頻段組網,5G與4G基站基本實現同站址,即5G基站數量基本與4G基站數量一致。單個5G基站容量是4G基站的10倍以上,價格約為其2倍,這意味著5G基站建設的性價比是4G的5倍以上。
最后,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進程加速,需要5G基礎設施予以支持。在過去一年里,5G行業應用在多個領域展開探索,目前已在工廠、礦山、港口、醫療、電網、交通、安防、教育、文旅及智慧城市等領域逐步獲得認可,并初步形成有望規模商用的應用場景。
網絡建設要堅持適度超前原則
王志勤和中國信通院無線電研究中心無線應用與產業研究部高級工程師張從武認為,網絡建設是5G商用和業務發展的基石,且投資巨大。5G網絡建設“寧可路等車,不能車等路”,應堅持適度超前原則,同時面向個人(2C)和行業(2B)建設廣域覆蓋網絡,為應用創新繁榮提供堅實的基礎支撐。
首先,從建網節奏看,5G網絡建設應堅持適度超前原則,為應用創新繁榮提供高質量信息基礎設施支撐。當前,為保持網絡領先優勢,有必要繼續保持適度超前的5G網絡建設節奏,擴大網絡覆蓋范圍,提升網絡供給能力,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我國5G商用1年半時間,建設超過71.8萬個5G基站,實現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全覆蓋。2021年,我國提出再新建60萬個5G基站的目標任務,實現地級以上城市5G網絡深度覆蓋,這是較為科學和審慎的。
其次,從覆蓋范圍看,廣域覆蓋對5G可持續發展和用戶感知提升極其重要。移動通信網絡建設,先進行普遍廣度覆蓋,再深度覆蓋優化,不斷提升網絡覆蓋水平,云服務器,5G也不例外。5G個人用戶服務需要廣域覆蓋的網絡,支撐千行百業數字化應用同樣需要廣覆蓋、質量良好的5G網絡。很多在較廣區域開展的2B應用,如智慧城市管理、生態環境監測、5G急救車等,都需要廣覆蓋的5G網絡支撐。在工業領域,也需要廣域5G網絡來滿足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和數字化管理為特征的工業互聯網需求。
再次,從網絡部署策略看,堅持精準化集約化建網,持續降低建網成本是5G行穩致遠的有力保障。5G網絡建設初期投資較大,但通信與交通、市政等跨行業基礎設施資源的共建共享,以及正在推進的偏遠地區5G異網漫游試點等政策舉措,都會推動持續降低5G建網成本。例如,過去一年多來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共建共享5G基站36萬個,節約建設成本超過700億元。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也正在進行5G建設合作,共建共享700MHz5G網絡。同時也要認識到,由于5G基站的大帶寬配置、大規模天線的應用和更強的計算能力,5G基站功耗比4G更高,相應地帶來維護成本一定程度的增加,而網絡運營管理還不夠智能化。下一步,需要推動行業企業加快5G設備低功耗關鍵技術工程化攻關,降低單設備能耗。此外,還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自動化網絡運營等創新技術對5G設備統一監控,進行能源智能管理優化,通過精細化管理提升能耗利用水平。
面向個人和行業兩個應用方向同時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