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重慶、成都兩大國家中心城市的成渝地區,香港免備案主機,在經濟總量、產業基礎、基礎設施、對外開放等方面均保持西部地區的領先地位,且增長勢頭強勁,國家將其定位為“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因此,如何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成為川渝兩地發展的頭等大事。
5G建設兩年以來,中國已建成了全球最大的5G網絡,5G應用也是層出不窮。5G在川渝兩地建設發展如何?5G應用與當地產業結合有哪些應用開展?5G在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將發揮哪些作用?記者近日隨中國移動“移動強創新 5G助增長”采訪團赴重慶四川進行了實地采訪,現場體驗參觀了多個5G應用項目。5G應用正在川渝蓬勃開展,在智慧農業、工業制造、民生、教育等各行業開花結果。
重慶5G為行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中國移動重慶分公司加快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在成渝地區的布局建設,推進信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速推動信息服務融入百業、服務大眾,以科技創新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智慧公園中的5G展示
5G發展兩年多以來,盡管5G賦能千行百業已成為業界共識,普通用戶也對5G“混了個臉熟”,但5G究竟能對我們生活和生產帶來哪些巨大的影響,許多人并沒有特別直觀的感受。在重慶,就有這樣一座以5G智能化為主題的公園——重慶禮嘉智慧公園,智慧公園占地3平方公里, 這是國內首個以“5G+物聯網”為主題的智慧公園。智慧公園聚焦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以5G應用體驗和應用孵化為主導,融合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推出近100個智慧體驗場景項目。
從公園南大門而入,就看到了一個“悟空”的機器人正進行舞蹈表演,鮮活而又風趣,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在此觀賞,記者看到了許多游客和“悟空”合影拍照。在禮嘉智慧公園最受游客喜歡的是5G智慧館,該館由中國移動重慶公司參與承建,約300平方米的展館是重慶首個超大型、連續覆蓋、超高速率的5G網絡體驗區,設置有8項國內5G移動領域最前沿的應用場景。在這里,可以沉浸式體驗最新5G應用場景,身臨其境感受2G到5G時代的生活場景變遷;國內首個5G+8K全景VR直播,騎上VR自行車領略重慶各大網紅景點風光,乘坐無人公交車感受未來生活場景,參與AR樂隊、機臂械擋冰球、多人VR游戲等互動游戲。
5G“新平臺”如何賦能數字鄉村
數字鄉村建設如今已成為運營商重點關注的一個方向。5G如何助力農業生產實現信息化和數字化?中國移動重慶公司、中移物聯、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進行了有意義的實踐。三家依托重慶市農業科學院,基于5G的智能化農業生產示范與融合應用,打造了重慶首個5G+智慧農業示范基地,研究展示農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促進5G智慧農業技術在農業生產管理關鍵環節的融合應用,提升農業智能化水平。
在重慶市農業科學院實踐基地,記者看到了中國移動自主研發的全國首個5G網聯無人機管理運營平臺——“中移凌云”無人機平臺,演示如何進行農藥噴灑。該平臺依托5G核心網絡和大數據能力,實現農業植保無人機的遠程精準自動化操控,無人機在預設飛行航線下自主作業。據重慶移動技術人員介紹,“中移凌云”無人機平臺實現了集群化、遠程化、“一站式”的無人機管控和運營,可有效解決農業生產人力勞動強度大、勞動力不足等問題。目前,依托5G網聯無人機平臺,5G+智慧農業新技術已在重慶春耕春播期間逐步得到應用。
未來,通過川渝合作,還將實現多臺無人機并行控制,directadmin授權,進行大面積的同時作業。
在農科院5G+“魚菜共生”大棚里,記者又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一個個養殖池和蔬菜種植槽有序地排列著,池中的魚兒自由自在的游弋,無土栽培的種植槽里蔬菜長勢茂密,潺潺的流水聲清晰悅耳,一派“和諧共生”場景……利用中國移動5G網絡和物聯網技術賦能,通過布設在魚池養殖區和葉菜培植區的傳感器,高效、穩定收集和傳輸養殖大數據,智能化、自動化實現魚類和蔬菜養殖環境的水肥循環、自動控溫等,形成“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的養殖模式,不僅大幅提高養殖產量,還有效節約勞動力,是智慧農業、生態循環農業、綠色農業的縮影。
四川5G實踐創造多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