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是“五一”小長假了,您是否已搶到準備出游的高鐵票?旅途中,如果能刷個電影、玩玩游戲,感覺是不是很贊?
說了這么多“饞人”的事,咱們是不是也得看看,網絡“金剛鉆”是否給力?具體點說,5G上高鐵,是否如虎添翼?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集團有限公司產品中心總經理張云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就強烈呼吁,讓5G盡快上高鐵,不然大家即便有了5G手機在高鐵上也是個擺設。
4月25日,亞洲服務器,本報記者跟隨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專題調研組圍繞“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赴山東、湖南調研。在從北京赴濟南的高鐵上,圍繞大家關注的兩大問題——5G上高鐵為啥這么卡、5G套餐還能否更便宜,記者和張云勇熱聊了一番。
“5G建設運營很貴!”這是張云勇委員給我們的第一個結論。
先不管它上不上高鐵,5G本身建基站成本就比較高,是4G的2-3倍,電費運營費用也高。
“我們經過一年努力,已經建設了80萬個基站,那么今年差不多還要建80萬個。按照國家發改委‘十四五’規劃建議,我們在規劃期要達到86%的人群能使用到5G,這就要求我們的基站要建到1000萬個左右。為了克服它貴的問題,31個省市區都出臺了配套政策,對建基站的成本給予了補貼。”張云勇說。
這么貴,貴到地方政府給補貼,那在高鐵上用5G,效果怎么樣?
“我這個手機剛才開通了5G信號,它一會兒有信號一會兒沒信號,即便有5G信號,測速也不達標,也就是比4G略微高了一點。”張云勇說。
為什么?
“因為高鐵是金屬箱體,屏蔽效應太突出,沿線基站穩定性不足,導致卡頓時間變長。”在張云勇看來,這個坎兒從技術層面可以邁過去,已經在一些地方做了試點,整個指數指標是達標的,甚至是時速400-500公里的情況下都不掉線,高鐵現在的時速就更沒任何問題了。
速度上來了,百姓對5G套餐的價格又很敏感了。
“5G也好,寬帶也好,美國服務器租用,‘十三五’期間網絡資費其實已經下降了95%。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的資費水平只相當于‘十三五’之初的5%。”張云勇介紹說,韓國5G包月資費折合人民幣要500多元,美國是800多元,瑞士某運營商包月資費達到1000多元。目前中國的5G標準資費是129元,打完折不到100元,這在全球現已開通的十幾家5G運營商中是很低的。
5G加速推廣之際,談6G,會不會就是談了個寂寞?
在張云勇看來,6G現在還處于“初步的初步”階段,一沒設備系統,二沒標準,三沒理論。簡而言之就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我在想,6G將來不一定會用于人與人的通信,可能用于我們機場的安檢,取代我們現在的紅外探測設備,因為它精度更好,價格相對來講也更廉價。但它至少要在2035年才能到達我們身邊,還要與5G長期并存,我估計我退休的時候5G還在用。”張云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