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世界電信日主題是“在充滿挑戰的時代加速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不僅對通信行業帶來新的機遇,更將對傳統行業帶來新的商機。
電信日到來之際,我們聚焦我省制造業、軍民融合、文旅行業等各領域,聚焦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成果。通過實際采訪,為省內各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有借鑒價值的信息。同時,我們還聚焦家居領域的智能化升級對于普通居民生活帶來的便捷和舒適,從普通人的視角感受數字化和智能化的與眾不同。
今年的世界電信日主題和國內加速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總體戰略相吻合。在數字化轉型方面,5G是重要的支撐力量。打造5G的應用場景實際上就是數字化轉型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今年,陜西省十四五規劃指出,十四五期間,陜西省將構建數字化網絡化應用場景,開展“5G+智能制造”“5G+智慧醫療”“5G+智慧教育”“5G+文化旅游”等應用示范,重點建設100個示范應用場景。
去年,西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就已開始征集5G在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智慧全運、軍民融合、網絡安全等領域的典型場景應用項目及5G應用解決方案。
制造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突破
5G+智能制造是制造業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中技術含量最高的5G應用場景之一。記者日前在我省的部分制造業企業采訪中發現,通過5G網絡的應用,不僅實現了生產效率的翻倍提升,同時顛覆了傳統的生產流程,實現人、機和物之間的網絡鏈接,實現了數字化轉型的率先突破。
在西安高新區某通信企業終端生產工廠,記者看到,一條條機械臂在操縱下正反復來回擺動。車間內SMT生產車間組裝及整機測試生產線上的組裝生產工作正有條不紊地完成著。
據該工廠負責人介紹,5G網絡促使了工業機器人遠程控制的實現,傳統的工業機械臂組網和場景單一,無法通過柔性生產提升生產效率,如今利用5G網絡高可靠、低時延、大帶寬的網絡優勢,則能夠實現對機械臂的遠程控制及雙向通訊,使機器人控制、計算、反饋時間大大降低,提高了效率的同時還能有效減少光纖等布線成本,促進產業結構的智能化調整,加速實現“智能制造”。
另外,車間內AGV自動導引運輸車也在四處輾轉行走。傳統的磁條、色帶導航AGV需要預先對生產環境進行改造,無法隨著生產流程的變化快速調整,難以適應臨時性的彈性任務。而如今的AGV因為安裝了電磁或光學等自動導引裝置,借助5G網絡,就能沿規定的導引路徑行駛,從而可以靈活部署在廠區。
“一旦廠內突遇技術難題,過去只能請專家趕回駐地或者通過電話來指導,效率很低。”負責人說,借助中國移動的5G、AR和超高清音視頻等關鍵技術,專家遠程就能實時指導操作。“這降低了對現場人員的技能要求,提升了工作效率,還有效節約了企業人力資源成本和專家差旅成本。”
飛行測試借助5G走到世界前列
閻良有我國唯一的飛行試驗基地,全國所有的飛機,包括軍用、民用、直升機都在這里進行飛行試驗。5G如何與之聯系起來呢?日前記者走進了閻良的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
“在試飛前,確保數據檢測高效快捷且準確無誤非常重要。”據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測試專業總師李宏研究員介紹,每架飛機上光測試設備就有幾百臺件,需采集的參數可達數萬個,過去放飛前全靠人工,工作量大,耗時長。引入移動的5G技術之后,參數數據借助5G網絡大帶寬的特性可以快速傳至后臺管控中心,實現快速檢查和集中檢查管控,確保飛機是否正常工作以及飛行參數是否正確,這樣每天可以確保幾十架飛機的放飛檢查,放飛效率實現了突破。
飛行中,過去一些科目測試不了,通過移動5G網絡,現在不僅可以測試,而且測試周期大幅縮短。“比如直升機的旋翼測試,當旋翼在高速旋轉的時候,其瞬間產生的參數數據在過去很難及時獲取。現在在旋翼上加載5G模組后,就可以快速及時地獲取到。同時使用5G的邊緣計算能力,還可以對這些數據進行實時分析。”
飛機試飛過程中會產生100GB大小的試驗數據,虛擬主機,以前獲取這些數據的流程是提前在飛機上加裝記錄器,亞洲服務器租用,飛機落地停穩斷電以后,拔掉硬盤再人工送到數據中心去做分析,這個過程要耗費5-8個小時,效率非常低。現在飛機從落地前一兩分鐘就可以連通5G網絡,將飛行測試數據快速地傳輸到后臺數據中心,半小時即可完成,效率比之前提高了十倍之多。
“以前測不了的現在能測了,以前效率低的現在效率高了,可靠性也高了!”這是移動5G“加盟”后帶來的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