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早上,鵬城變電站的巡檢值班員小陳到崗后,沒有第一時間到千伏設備區(qū)巡檢,而是在中控室的電腦上點幾下,一個不足一米高的5G巡檢機器人便從它的專屬小屋里啟動,沿著既定好的線路緩緩前行,頭上的雙攝像頭不停轉動,對周邊設備的作業(yè)溫度、環(huán)境等一一檢查,并實時把讀取到的數據傳回中控室。這種由5G巡檢機器人來部分代替人工巡檢的操作,已經成為鵬城變電站的工作日常。
2019年12月,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聯(lián)合深圳移動在此部署了南網首個站內5G基站。“相對傳統(tǒng)的人工作業(yè)方式,5G賦能下,工作效率、業(yè)務能力均有了較大的提高。”深圳供電局系統(tǒng)運行部通信專責吳彤浩近日接受讀創(chuàng)/深圳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巡檢機器人的自動化、智能化操作,直接將電網設備巡檢效率提升了2.4倍。
5G機器人1小時干完3天活
鵬城變電站于2002年11月建成,擔負著深圳中西部的供電任務,日常負載約占深圳電網的20%。2019年12月,中國移動聯(lián)手南方電網把鵬城變電站打造成全球第一個5G智能變電站。
要駕馭電網,就必須產生大量的信息交互,包括人與設備以及設備與設備的交互,這些都離不開通信系統(tǒng)的支撐。高帶寬、低時延、大連接,是5G的三大特性,“安全、高效、實時”,則是吳彤浩當天提到最多的詞。吳彤浩表示,與以前的光纖部署相比,5G更加靈活方便,能實時回傳數據,還可為電力行業(yè)提供定制化“行業(yè)專網”,比4G網絡更可靠、更安全,同時彌補了Wi-Fi存在的網絡死角、傳輸中斷等問題。
比如,通過5G+AI,輸電效率提升了80倍,解決了輸電小哥的煩惱;在鵬城變電站,利用自主研發(fā)的智能運行支持平臺,實時回傳智能攝像頭高清數據,遠程實時精準操控現場機器人,從而支撐了變電站巡視、操作等日常業(yè)務的無人化、智能化,一份有1330個檢查項目的巡視表單,人工巡視原本需要3天時間,如今只需1小時。此外,通過5G配網差動保護,歐洲服務器租用,還可實現毫秒級的故障隔離,使用戶側停電恢復零感知,而5G的端到端切片,則實現公網專用化,確保電力業(yè)務與公網隔離,提供了安全可靠靈活的通信保障。
明年實現5G智能電網大規(guī)模商用
鵬城變電站是中國移動攜手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共同打造的5G智能電網規(guī)?;瘧脠鼍爸?。根據南方電網2020年向國家發(fā)改委、工信部申報啟動面向智能電網的5G新技術規(guī)?;瘧庙椖浚?a href="http://www.qzkangyuan.com/ecs/">VPS租用,深圳將作為該項目主要實踐區(qū)域之一,計劃至2022年底前實現十大場景的5G規(guī)模化應用,包括輸電線路狀態(tài)在線監(jiān)測及視頻監(jiān)控、5G智能變電站、智能配電房、配電自動化(三遙)、配電網保護與控制(配網差動保護)、網荷互動系統(tǒng)(精準負控)、計量自動化、應急通信、智慧工地、智能充電樁,共計部署4417個電力點位。
記者了解到,電力系統(tǒng)包括輸電、配電、變電等5個環(huán)節(jié),這十大場景將直接賦能智能電力系統(tǒng)的建設。
以輸電線路狀態(tài)監(jiān)測及視頻監(jiān)控的場景應用為例,在輸電環(huán)節(jié),因網架一半搭建在野外空曠場景,且兩個桿塔之間的距離較遠,過去一般需要人工翻山越嶺及攀塔來檢查設備狀態(tài),耗時長,風險大。現在利用了無人機巡檢和5G攝像頭,實現視頻、圖片、控制信息直接實時回傳至控制臺,保障通信時延遲在毫秒級,通信帶寬在Mbps以上,算法還能自動識別隱患缺陷,大大降低作業(yè)風險。
據深圳移動相關負責人透露,2021年,深圳移動與深圳供電局已聯(lián)合選取2195個應用點位加速推進上線,預計今年年底前完成商用終端點位2200個,2022年年底前完成5G智能電網大規(guī)模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