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鋼京唐工廠中無人天車正在作業
火紅的鋼坯在生產線上快速穿過,幾十米的高空中,無人天車也被5G賦予了生命。這是中新網在首鋼京唐工廠探訪時看到一幕。進入5G時代,“百年老店”首鋼也已煉成“智慧鋼鐵”。
據介紹,自2019年以來,經首鋼京唐公司、中國移動和華為公司三方共同探索,利用5G高速率、大帶寬、低時延等特點,推動鋼鐵企業各環節的少人化、無人化,云服務器,生產效率提升了約15%。
在首鋼京唐公司的高強度鋼連續酸洗生產線上,5G讓高懸在20多米空中的天車似乎有了生命,一輛天車準確地將鋼卷從車上吊起、卸下,另一輛天車則將鋼卷從貨場調運到酸洗車間。
在4G時代,高溫、高空、高強度的長時間作業是常態,網絡卡頓導致操作很難一氣呵成。天車師傅楊小東表示,以往天車在酸洗原料庫、酸洗中間庫等環境中手動吊卸鋼卷,動輒長達數小時的高空作業,對司機的精力和體能都是極大挑戰,安全隱患也無法避免。得益于5G的加持,終于將天車司機從傳統的作業環境中解放出來。
傳統的工業WiFi網絡傳輸方式,很容易受到干擾,出現延遲、誤碼。而5G技術能將網絡等待時間控制在毫秒級別,為保證系統精確控制提供支撐。在酸洗原料庫、中間庫、鍍鋅成品庫里,遍布車間的攝像頭只需接通電源,實時圖像就能清晰地回傳到指揮中心的屏幕上。由于時延控制在20毫秒左右,控制人員第一時間就能發現問題,及時作出處理。
智能化不僅使生產效率得到提升,還降低了生產成本。首鋼京唐公司信息計量部部長郭亮介紹,以5G+視頻回傳功能為例,這項應用解決了廠房光纜隨處布放的難題,可實現后期業務隨時接入,歐洲服務器,大大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
有統計顯示,在5G新基建的引領下,2020年我國產業數字化規模已達31.7萬億元。包括鋼鐵在內的主要工業產業,正在5G與數字化的道路上越跑越快。
從青銅到熟鐵再到鋼鐵時代,時光來到工業4.0時代,在5G、人工智能、云計算等信息通信技術推動下,全球制造業正在加速向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當鋼鐵產業遇上5G,也不斷催生著新的“化學反應”。
華為5G鋼鐵行業專家彭俊介紹,除了首鋼之外,華菱湘鋼的“黑燈工廠”與“5G+智慧工廠”示范項目已經落地,多個5G+智慧鋼鐵的應用已經具備規模復制的條件,寶鋼、河鋼、柳鋼等企業也都在依托5G,進行智能化應用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