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6日,2021中國光網絡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移動集團首席專家、中國移動研究院基礎網絡技術研究所所長李晗介紹了中國移動傳輸網的發展情況。
中國移動集團首席專家、中國移動研究院基礎網絡技術研究所所長 李晗
SPN/MTN成為新一代傳送網技術體系
2020年是5G規模商用元年,2021年已經進入到5G加速期。截止2021年3月,中國移動5G網絡已覆蓋340個城市,服務1.89億5G套餐用戶。從5G傳輸層面來看,中國移動采用新一代傳輸體制SPN,實現5G網絡回傳,已部署20萬站,已采購20萬站。
從技術優勢來看,中國移動SPN創新架構具備硬隔離切片、低時延、速率體系合理且性價比高、高精度同步的獨特優勢。
從標準進展來看,SPN在ITU-T形成系列標準立項。SPN/MTN是公認的由中國原創提出的技術體系和標準,中國公司專家擔任5項標準Editor,美國服務器租用,主導SPN/MTN標準制定。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完成MTN的3大核心標準制定和發布。
“SPN/MTN成為繼SDH、OTN之后的新一代傳送網技術體系。SPN/MTN支持端到端硬隔離和軟隔離,兼容以太網產業鏈,時延、抖動、同步等硬切片業務支持指標優異,服務器租用,為5G承載和應用打下了堅實基礎。”李晗如是說。
《中國移動SPN小顆粒技術白皮書》重磅發布
SPN 5Gbps顆粒硬切片技術很好地滿足了5G商用初期需求,為5G承載和應用打下來堅實基礎。面向5G+垂直行業和高價值專線業務的發展需求,SPN/MTN向2.0時代演進,支持10M精細顆粒度切片。而SPN小顆粒技術(FGU)是SPN/MTN2.0的必然選擇。
在2021中國光網絡研討會現場,中國移動聯合中國信通院、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等運營商/科研院所,華為、中興、烽火等城域SPN設備商,博通、盛科等芯片廠商,安徽皖通、格林威爾等小型化接入SPN設備商聯系發布了《中國移動SPN小顆粒技術白皮書》。
白皮書面向5G+垂直行業和政企專線客戶不斷涌現的小帶寬、硬隔離、確定性低時延、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業務需求,提出N×10Mbps小顆粒技術方案。
為何選擇10M顆粒度?“我們充分調研行業用戶帶寬需求,5G+垂直行業及政企專線最小帶寬需求可達2Mbps;同時也考慮道芯片設計的復雜度、大小、成本、功耗、時隙輪循等因素。10Mbps顆粒是綜合考慮業務需求和芯片設計因素之后的平衡選擇,若選擇更小顆粒,會造成芯片復雜度和成本上升,業務時延變大等。”李晗解釋道。
把握三大設計理念,FGU具備三大技術特點
李晗介紹了FGU的設計理念、協議棧及技術特點。
FGU意在構建端到端高效、無損、柔性帶寬、靈活可靠的通道和承載方式,將硬切片的顆粒度從5Gbps降低到10Mbps,以滿足5G+垂直行業應用和專線業務場景小顆粒業務需求。
FGU把握三大設計理念:一是盡可能重用現有技術,二是盡可能簡化處理機制,三是盡可能兼顧末端CPE設備。
FGU有三大技術特點。第一,豐富的接口:支持10GE、50GE/100GE/200GE MTN等NNI接口,支持2M E1以及/FE/GE/10GE以太等UNI接口。第二,OAM機制完善:為每條小顆粒通道提供端到端OAM監測能力,插入/提取OAM,客戶業無感知。第三,帶寬無損調整:精準差異化設計帶寬增大及減小調整流程,保證業務無損。
從幀結構來看,合理構建FGU幀結構,從根本上保證FGU端到端硬隔離、確定性低時延、高帶寬利用率和兼容性等特征。
從OAM機制來看,FGU OAM與原SPN/MTN通道OAM兼容共存,機制一致,為每條小顆粒通道提供獨立和完善的端到端OAM監測能力。
從調整機制來看,FGU支持端到端帶寬與時隙無損調整功能,調整帶寬時不會丟失數據報文,資源分配更加靈活。
“小型化SPN設備型態直接支持小顆粒切片、SDN管控和標準化南向接口,其所具備的特性和能力在5G to B和高價值專線接入市場將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李晗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