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國內四家電信運營企業的資本支出同比下降了25.3%,新建5G基站數也比上年同期下滑34%,中國5G建設是否正在放緩?
針對這一問題,近日,亞洲服務器租用,比科奇微電子(杭州)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蔣穎波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指出,當前5G宏基站投資與運維成本過高,由于5G使用的頻段更高,室外宏基站覆蓋范圍縮小,滿足同樣的覆蓋目標,至少需要建設5G基站1000萬臺,按照當前16萬元的單價,僅投資就需要1.6萬億元以上;同時,1000萬臺5G宏基站每年消耗電費1500億元,而三大運營商2020年總利潤約1400億。
蔣穎波認為,按照現有宏基站布網策略,5G網絡建設終將難以為繼,而5G小站的普遍使用或將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相較16萬元的5G宏基站單價,搭載最新芯片的5G小基站的價格可降至數千元,可使5G布網成本實現數量級上的降低,而更低的電耗、更靈活的選址也將大幅降低5G網絡的運維成本。
5G基站建設投資超萬億
進入8月財報季,中國三大國有電信企業與中國鐵塔相繼披露了上半年的經營狀況。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國移動資本開支為860億元,同比下滑14.9%,5G相關資本開支為502億元,同比下滑9.1%;中國聯通資本開支為142.8億元,同比下滑45%;中國電信資本開支為270億元,同比下降37.4%;中國鐵塔資本開支為103.6億元,同比下滑27.6%。
據此測算,上半年,四家國有電信運營企業資本支出確實下滑25.3%,新建5G基站數也比上年同期下滑34%。中國5G建設是否正在放緩的問題,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關于這一問題,蔣穎波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中國移動不久前公布了2020年5G二期無線網主設備集中采購結果:總共需求232143座5G基站,采購總額370.88億元。按此計算,單座5G宏基站的價格高達16萬元。
他介紹,由于5G使用的頻段更高,室外宏基站覆蓋范圍縮小。因此,業內普遍認為,要滿足同樣覆蓋目標,5G基站數量將是4G的3~4倍。目前4G基站約500萬臺。按照5G基站是4G基站的兩倍這一最小數值計算,5G宏基站需要1000萬臺以上。
關于運營商采購部署5G宏基站的成本(Capex),以單價16萬元計算,1000萬臺5G宏基站采購總投入為:16萬元/臺X1000萬臺=1.6萬億元。而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曾經統計:4G宏基站從2012到2019年總共投資僅為7000多億元。
運維成本超出運營商利潤
“除此之外,5G宏基站還面臨著更高的運維成本。中國電信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楊峰義曾指出,5G移動網絡的整體能耗將是4G的9倍以上。2018年全年,云服務器,三家運營商的移動基站共耗電約270億度,總電費約240億元。在同樣覆蓋情況下,5G網絡的能耗將達到2430億度,電費將達到2160億元。”
蔣穎波向21世紀經濟報道算了一筆賬:以功耗3500W計算,單臺5G宏基站年耗電為:3.5千瓦X 24小時 X 365天= 3萬度電,按照0.5元/度的電價,單臺5G基站每年電費就高達1.5萬元,而1000萬臺5G宏基站的年耗電費為1500億,“這還只是宏基站的耗電,還有機房空調,其耗電與宏基站如果是1:1,這又是1500億的成本,兩者相加高達3000億,然而,三大運營商2020年的總利潤才1400億。”
“這筆賬不論怎么算,運營商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這也許是5G投資速度放緩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原來的中國移動副總裁李正茂(現任中國電信總經理)提出一個構想,建設幾百萬個5G宏基站和幾千萬個企業小基站和家庭小基站,用靈活輕巧的小基站來扶持5G生態,并有效降低投資運維成本。”蔣穎波說。
5G小基站有巨大降價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市面上的5G小基站價格通常也在6-10萬元,相比5G宏基站并無太大價格優勢。
但蔣穎波認為,隨著產業鏈的不斷成熟,5G小基站有著巨大的降價空間。比如他的公司即將發布的首款芯片PC802在Sub-6Ghz頻段上的性能、接口、成本上實現了巨大的優化,搭載該芯片的5G小基站的價格可以降至數千元。
他介紹,5G宏基站的下行速率目前大約6Gbps,而5G小基站的下行速率也可以達到4Gbps,每個比特的成本可降至原來的數十分之一。
在功耗上,目前5G宏基站大都是3500瓦-4000多瓦,而5G小基站可低至約幾十瓦,后者可能是前者的1%。同時,在選址上,5G小站也可以選擇路燈、電線桿等諸多場景安裝。
在他看來,成本更低、選址靈活、功耗更低的5G小基站或將成為化解運營商困局的一個重要解決方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