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試點活動于12月底收官,這也是繼深圳后第二個進行公測的城市。本次活動自12月5日開放預約,持續了近一個月時間。
12月29日,北京也有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落地。記者獲悉,啟動應用場景測試的店鋪使用升級后的工行POS機,可以通過掃用戶數字人民幣錢包中的付款二維碼,也支持用戶“碰一碰”付款。
數字人民幣測試在這一年間無疑按下加速鍵,從4月央行數研所公布首批試點地,深圳、蘇州兩地先后公測,再到第二批試點地區名單流出,多地儼然賽馬模式。此外,應用場景也從機關單位、銀行內部,拓展至餐飲、商超等小額高頻零售支付場景。
兩輪公測
消費紅包2770多萬,主要用于商超、餐飲等
數字人民幣正式揭開神秘面紗,是從公測開始的。10月,深圳市聯合央行開展“禮享羅湖數字人民幣紅包”活動,約兩個月后,蘇州市聯合央行開展了“雙12蘇州購物節”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試點。
兩輪公測共有超過260萬人參與抽簽,最終15萬中簽的幸運兒中,有14.42萬人成功領取紅包,占比均超過95%。消費金額上,兩輪測試共消費紅包金額2770余萬元。深圳官方透露,有部分中簽個人還對本人數字錢包進行充值,充值消費金額90.1萬元。
兩次公測也有一些不同之處。如深圳試點范圍在羅湖區的3000余家商戶,蘇州試點覆蓋全市近萬家商戶。蘇州試點活動還有幾大新增亮點,包括首次支持京東商城線上消費,“雙離線”支付測試等。
從兩地公開試點看,目前主要落地于小額高頻零售支付場景,如商場超市、日用零售、餐飲消費等。而數字人民幣測試的場景不止于此,如此前蘇州相城區部分公務員的部分福利,已通過數字人民幣的形式發放,深圳部分銀行也做過內測。
央行副行長范一飛曾透露,截至2020年8月底,數字人民幣全國共落地試點場景6700多個,覆蓋生活繳費、餐飲服務、交通出行、購物消費、政務服務等領域。
未來應用場景亦有不小的想象空間。記者在蘇州試點期間走訪獲悉,智慧停車、黨費繳納等場景已在蘇州相城區落地,蘇州地方與京東、美團等平臺也在保持接觸。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不排除數字錢包成熟后,也會成為大額支付的工具。
關系到應用場景的,還有數研所“朋友圈”的不斷擴大,華為、滴滴、京東數科、拉卡拉等公司已先后“入圈”。
各參與方的角色及它們之間的關系譜也愈加明晰。以京東數科為例,央行及數研所是京東數科第一個合作層面;數字人民幣的運營機構(目前是六大國有銀行)是第二個合作層面;線上線下、體系內外的商家是第三個合作層面。在公測前,各方相互配合進行過多輪測試。
談及和機構的合作,央行數研所所長穆長春透露,選擇在資本、技術等方面實力雄厚的商業銀行作為指定機構,牽頭提供數字人民幣的兌換服務。但流通的服務照樣可以由第三方支付機構和其他商業銀行來承擔。
多地賽馬
第二批試點新增六地,北京已有場景落地
2020年初時,數字人民幣對于很多人來說還只是一個新生名詞,時至年末回看,亞洲服務器,它已是金融領域年度高頻詞,且成為數以萬計的商戶、消費者收付款時的一個選項。
12月29日,新京報記者獲悉,位于豐臺麗澤橋西金唐中心的“漫貓咖啡”店,啟動了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測試。該店店員告訴記者,測試大概從上周開始,目前還沒有非測試人員來使用數字人民幣錢包支付。
該店員表示,店鋪使用的是升級后的工行POS機,可以主掃用戶數字人民幣錢包中的付款二維碼。同時店內擺放了一個數字人民幣立牌,也支持用戶“碰一碰”付款。從地理位置看,該咖啡店所在地麗澤商務區,也是央行數研所所在地。
我國央行自2014年就著手開展了對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究。去年6月Facebook發布Libra幣白皮書,加上今年疫情推動的“非接觸式支付”,國內服務器租用服務器托管,全球對數字貨幣關注度升溫,央行數字貨幣也開始在我國官方表態中高頻“露臉”。
今年1月,央行官微文章稱,2019年央行基本完成法定數字貨幣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4月,數研所官宣首批“四地一場景”試點地,包括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加上未來冬奧會場景,此后數字人民幣試點在多地漸次推開。近日,第二批試點地名單也已流出,包括上海、海南、長沙、青島、大連、西安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