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武漢市“鏈稅通”——“區塊鏈+不動產”稅收治理項目上線啟動活動在武漢市稅務局召開,武漢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胡亞波出席活動。
在武漢市稅務局、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武漢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武漢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的共同參與和見證下,歷經115天試運行、3輪完善優化、35890筆商品房交易測試,全國首創“鏈稅通”——“區塊鏈+不動產”稅收治理項目正式上線,這也意味著武漢市新建商品房交易正式踏入“區塊鏈時代”。
據了解,“鏈稅通”——“區塊鏈+不動產”稅收治理項目是武漢市“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新建商品房不動產交易、稅收和登記全流程,解決過去自然人購買商品房,存在辦理手續環節多、部門多、流程繁、資料雜等問題。
平臺結合了騰訊云區塊鏈的技術優勢以及數字政府和WeCity未來城市等領域的數字政務平臺能力,以武漢智慧城市建設為契機,沉淀形成了滿足政務場景需求的各類中間件,以此打造了武漢區塊鏈中樞基礎設施,美國服務器租用,將區塊鏈技術在政務上的基礎能力、應用能力、治理能力標準化。有效解決一網通辦的數據互通共享問題,實現政務數據跨部門、跨區域共同維護和利用,促進業務協同辦理。此外,通過區塊鏈網絡連接政務終端,騰訊云打破了終端之間系統不兼容的問題,為武漢市新建商品房交易正式踏入“區塊鏈時代”提供助力。
目前,武漢市登記的房產和土地超過500萬宗,年新舊房產交易量接近30萬宗,不動產交易的市場總規模超過4000億元,稅收收入規模占比較大。房地產稅收不僅是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更與廣大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
值得一提的是在“鏈稅通”上線后,自然人購買新建商品房將無需提供上手交易的合同及購房發票,減少和優化整合交易流轉節點4個,整個交易時間壓縮為原來的一半。
除能提升便民辦事體驗之外,免備案服務器,“區塊鏈+不動產”稅收治理項目,也將進一步提高不動產交易管理水平。同時利用區塊鏈安全、互信和歷史可溯源等特性,確保所有交易數據的安全可靠、多個部門的跨界共享,從而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
具體來說,將“區塊鏈”技術與不動產交易相結合,既能保障交易信息源頭追溯,避免人為干擾,保障交易過程透明可信,授權即可查驗;又能保障交易公正稅負公平,杜絕陰陽合同……
此外,在項目二期建設中,系統將進一步升級,在交易信息已上鏈的存量房產再交易時,實現一張身份證即可辦理所有交易、納稅、登記發證等業務,簡化交易流程的同時保障數據的統一性、安全性。
近年來,數字經濟高速發展,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作為數字經濟的基石,區塊鏈技術發揮著重要作用。“向區塊鏈要辦法”已逐漸成為多地政府推進政務改革、加快數字政府建設的剛需。
作為區塊鏈試點示范,“區塊鏈+不動產”稅收治理項目上線意義重大。以加快建設區塊鏈信息基礎平臺為方向,武漢將著力提升區塊鏈技術創新能力,推動區塊鏈與城市治理、實體經濟、數字經濟、民生服務等領域的融合應用。
事實上,在當前國家積極推動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的背景下,武漢作為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一直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加快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成為多方面具備全國標桿水平的新型智慧城市。
在這一過程中,騰訊一直全力支持武漢智慧城市的整體發展。早在2019年,騰訊推出“WeCity未來城市”解決方案之時,便攜手武漢政府共同打造了WeCity武漢樣板。
疫情期間,騰訊協助“守護”這座英雄城市,與武漢并肩作戰,上線“武漢戰疫”小程序,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和人員安全流動,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武漢戰疫”持續上線新功能,目前已接入近60項服務事項,累計訪問超30億次。
去年4月,騰訊又公布了“一攬子”投資計劃,在數字政府、智慧教育、智慧出行、人工智能以及安全等方面與武漢深度合作,全力推動武漢經濟快速恢復。
近日,騰訊再次宣布要聯合合作伙伴投入200億,用于5G、新基建等領域,馳援武漢建設。
當前正處于“十四五”開局之際,伴隨騰訊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5G等前沿科技與武漢各產業的融合與落地,將全面推動武漢數字治理與產業經濟發展。向全國甚至全球系統展示武漢探索特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模式和新成果,多維展示武漢“云”場景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