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第三屆中國區塊鏈技術產業發展峰會暨南京創新周鼓樓專場活動”在南京舉行。業內人士在會上紛紛表示,隨著南京區塊鏈企業增加,金融、物聯網、數字醫療、現代物流、政務服務等多領域將迎來技術賦能機遇。
作為2021南京創新周鼓樓分場活動,此次峰會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和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南京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支持;CCF區塊鏈專業委員會、南京高新區(鼓樓園)聯合承辦;南京市鼓樓高新科技發展集團、中科國鼎數據科學研究院協辦。
本次峰會上發布的《2021南京區塊鏈產業白皮書》顯示,近年來,亞洲服務器,南京市區塊鏈企業呈爆發增長,產業發展迅猛。截止到2020年末,區塊鏈企業數量較上年增長了394%,南京區塊鏈企業信息服務備案31個,占江蘇省的56.36%,全國的3.05%。南京市政協主席劉以安在開場致辭中表示,本次峰會充分體現了鼓樓區在前沿產業新的布局、新的追求,值得贊賞和肯定。
CCF區塊鏈專委會主任斯雪明表示,希望以本次峰會為契機,進一步加強CCF區塊鏈專委會與鼓樓區的深度交流與合作,為“十四五”區塊鏈產業和技術的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作為本次峰會熱點話題之一,區塊鏈技術的“賦能”備受關注。火鏈科技區塊鏈研究院執行院長李慧在圓桌論壇上表示,從底層邏輯來講,區塊鏈可以從四個方面給千行百業賦能,分別是賦信任的能、賦安全的能、賦協同的能、賦價值的能。
她介紹,區塊鏈是信任的機器,香港免備案主機,在降低交易摩擦,潤滑交易過程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降低了交易成本,縮短了業務流程;區塊鏈多節點、多方參與的特點也能幫助很多業務場景提高安全系數,提升作惡門檻;同時區塊鏈還可以解決其他技術所無法解決的多機構主體的協同合作與數據共享的問題,打破機構的孤島、業務的孤島和數據的孤島;最重要的是,基于以上三點,區塊鏈技術幫助塑造了承載價值的網絡,讓數字化的資產可以便捷存儲、廣泛流轉和大規模交易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