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IDC產業年度大典作為國內云計算和數據中心領域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標志性盛會,已成功舉辦十一屆,如今第十二屆中國IDC產業年度大典(IDCC2017)也將于2017年12月20日-22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預計本屆大會參會人數和規模將達到8000+人次。
"百家訪談"作為第十二屆中國IDC產業年度大典的預熱環節之一,自啟動以來已經得到了業界和行業媒體廣泛關注與好評,諸多IDC和上下游知名企業高層均將應邀參與其中,他們的真知灼見為國內IDC行業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受益于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云服務需求的快速增長,數據中心市場正呈現出“勃勃生機”,與此同時,大量數據的產生和沉淀也驅動著存儲市場進行變革。近日華錄光存儲研究院市場總監鐘將接受中國IDC圈采訪,就大數據時代下,藍光存儲技術的突出價值和華錄光存儲研究院的未來規劃作了分享。
冷數據為王,驅動藍光存儲快速成長
大數據時代,數據爆炸已是必然,根據訪問頻率數據可分化為冷數據和熱數據。調查顯示,當下冷數據的數據量占比遠遠大于熱數據,已達到80%。鐘將認為國內的存儲市場正經歷一個逐步擴大,并且細化需求的階段。“企業開始意識到這種市場需求并正轉變存儲思路,合理運用各種存儲設備,使得存儲市場逐步多元化,進一步繁榮。”他表示,在大數據時代數據暴增的沖擊之下,如何合理高效的對數據進行冷熱劃分并采取與之相對應的存儲解決方案就成為一個新的課題。
冷數據的數據量巨大且需要長期保存,企業遷移數據將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藍光存儲完全解決了企業的煩惱,它的壽命非常長,有效的避免了這一點。據鐘將介紹,藍光存儲技術具備50年長壽命、存儲安全可靠、低能耗、低成本等特點。用藍光的技術來進行存儲能夠有效防止電磁干擾和黑客入侵,同時因為藍光碟片的穩定性和一次寫入不可更改的特性,也能有效防止人為誤操作,非常適合企業對于重要資料的備份存儲,其應用遍布金融、數據中心、互聯網、廣電、檔案、醫療、教育等各個行業“值得一提的是藍光存儲技術一直在進步,目前單張光盤300GB容量已經實現量產,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單張光盤500GB容量量產可期,這種技術的進步會使光盤存儲密度極大提高,性價比驟升,從而邁入一個新的時代。”
除卻央企背景,華錄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藍光存儲產業鏈
作為深耕存儲行業多年的企業,除卻央企背景,華錄也是國內藍光存儲的領導者,是中國大陸唯一加入國際藍光聯盟的貢獻級會員,參與制定了國際藍光存儲行業技術標準,誕生了國內第一臺藍光整機。基于此基礎,華錄研發了大容量藍光存儲系統,用藍光光盤作為存儲介質,致力于為各個行業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存儲解決方案,應用遍及金融、數據中心、互聯網、廣電、檔案、醫療等各個行業,這種存儲系統解決方案的最大優勢就在于安全可靠,綠色節能。誠如鐘將所說,“一直以來,華錄都積極履行央企職責,以維護國家信息安全為己任,為大數據時代下各領域信息化建設貢獻力量。”
公司目前主推DA-BH7010型號藍光存儲設備,單臺機柜容量可達1.92PB,除了上述種種特性之外,還能夠實現對數據的100年安全存儲。“目前來看市場潛力還是很大的,由于單機柜容量較大,針對的客戶也都是大型企業和數據中心,華錄作為央企,在國內同類產品中競爭優勢很明顯。”
據了解,中國華錄已擁有從存儲設備、存儲介質生產,到存儲系統研發,城市數據湖建設的世界上最完整藍光存儲產業鏈。
存儲分級漸入人心,藍光存儲迎來黃金時代
企業正不斷努力減少運營成本,藍光存儲恰好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它能夠安全長期保存數據超過50年,期間是不需要進行遷移的,大大降低了數據長期存儲的成本,同時耗電量極低,對溫濕度要求較為寬泛,能夠有效降低數據中心日常維護的成本。
“藍光存儲的市場潛力非常大,這種技術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上都是非常認可的,尤其是光盤作為存儲介質,兼容性非常好,回想一下,二十年前的DVD、VCD光盤碟片和現在的光盤都是一個尺寸,這是恒久不變的。”隨著分級存儲的概念漸入人心,藍光存儲會進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時代。
“為實現”藍光存儲,中國第一品牌“這一戰略,鐘將告訴記者,”首先還是要繼續加強產學研合作,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不斷發展更新,推進中國光存儲產業穩健發展。第二,繼續推進配合國內各區域城市數據湖項目落地,這是對政府民生有益的大好事,我們會全力配合!最后一點也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就是積極履行央企義務,推進中國各個行業存儲相關標準的制定,使國內對于數據的存儲管理有依據可尋,更加規范、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