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卡盜刷越來越猖狂
“卡在身上,錢莫名其妙地被轉走了”,許多人會說這不行能。廣州的吳先生原本也認為這不行能,但這匪夷所思的一幕就在他身上產生了。
記者觀測得知,在網絡空間存在著一個局限復雜的偷取銀行卡的玄色財富鏈。吳先生匪夷所思的遭遇,在爆料人看來,只是小菜一碟。
內幕
銀行卡在身上,5萬存款只剩下300多元
去年12月,吳先生收到了一條生疏號碼發來的短信。短信上寫著本身的名字,吳先生覺得是某個沒存號碼的伴侶發來的,就點擊了短信中的圖片。
由于手機并未呈現什么異常,吳先生便沒太在意。可一個禮拜之后,銀行溘然發來一條消費短信,原本存有5萬多塊錢的一張銀行卡,余額竟然只剩下300多塊錢了。
吳先生查詢發明,在這一個禮拜里他的銀行卡連續在往外轉錢,但銀行發來的十幾條消費短信,他一條也沒接到。吳先生把手機拿到客服查抄,被奉告他的手機中了木馬病毒,在一個禮拜內喪失了吸收短信的成果,一個禮拜后木馬病毒失效,短信成果才規復。
60歲的吳先生泛泛就不太會用智妙手機,所以手機中沒有網銀、付出寶等客戶端,所以即便手機中毒,銀行暗碼也不會泄露。而銀行卡也一直在他本身身上,暗碼也只有他本身知道。吳先生百思不得其解:銀行卡里的錢,到底是怎么沒的呢?
爆料者:5分鐘網上買到上千銀行卡暗碼
就在吳先生案發不久,記者接到了一位自稱老徐的爆料人的舉報。老徐說,在網絡空間存在著一個局限復雜的偷取銀行卡的玄色財富鏈。吳先生匪夷所思的遭遇,在他看來只是小菜一碟。
“像老吳這種信息在暗盤里很容易搞到,我用5分鐘就能搞到1000個這種信息,包羅卡主的姓名、卡號、身份證、電話號碼,尚有他的銀行暗碼,只要5分鐘,,1000個沒有問題。”
為了驗證本身所言不虛,老徐打開了幾個QQ群,在不到5分鐘的時間里,發給了記者一份長達33頁的文件。這份文件里記錄了1000多條銀行卡信息,每條信息都有卡主的姓名、銀行卡號、身份證號、銀行預留手機號碼以及銀行暗碼。
記者在文件中隨機選取了七十個差異省份的信息舉辦驗證。個中,身份信息和電話號碼全部正確,除了5個銀行暗碼錯誤,其余65個銀行卡暗碼全都正確。
爆料人“老徐”提供的資料讓記者看到了這個地下“暗盤”的存在。那么,這個暗盤中這么多隱秘的銀行信息畢竟是哪兒來的呢?在老徐的輔佐下,記者對這個暗盤舉辦了長達3個多月的觀測。一步步看到了這個玄色財富鏈中埋沒的奧秘。
起底
犯法分子如何偷取銀行卡信息
要想把銀行卡里的錢轉走,凡是不是一兩個犯法分子可以或許完成的。他們需要成立一個完整的財富鏈條。在這個鏈條上分工差異的犯法分子,凡是是用只加熟人的QQ群舉辦交換、生意業務。在“老徐”的輔佐下記者進入了這類QQ群,在群里犯法分子將銀行卡信息稱為“料”,匯集銀行卡信息的人叫做“下料人”,而把銀行卡的錢往外轉的人叫做“洗料人”。從“下料人”手里買“料”是整個犯法的第一步。那么,這些“下料人”的“料”是怎么來的呢?
要領1:偽基站發送垂綸短信
記者采訪了數十位銀行卡被盜刷的受害者,發明個中許多人都有過溝通的遭遇,就是收到了雷同10086、95533等所謂的電信運營商或銀行發來的短信,登錄后被要求輸入暗碼。
專家指出,這些其實都是犯法分子操作偽基站“包裝”后發送給用戶的含有垂綸網站的短信。某個殺毒軟件平臺上監控到的垂綸網站,半天時間就有高出1億次的點擊量。
在這些垂綸網站的虛假網頁上,用戶登錄后就會被要求輸入賬號、暗碼、姓名、身份證號、銀行預留手機號等信息,而一旦填寫了這些信息,騙子就可以把用戶的錢騙走了。
專家先容,垂綸網站的更新速度很是快,天天都有5000到8000個新的垂綸網站被監測到。
要領2:免費WIFI竊取小我私家書息
除了利用垂綸網站獲取小我私家書息,記者發明,犯法分子還會操作免費的WIFI來竊取小我私家書息。
專家先容,一個WIFI的安詳性主要取決于它的架設者是誰,假如是騙子可能是黑客架設了一個免費WIFI,用戶一旦接入,所有互聯網的數據都可以被黑客監聽或竊取。
要領3:改裝POS機提取銀行卡信息
除了以上兩種獲取信息的方法,記者發明暗盤中的犯法分子尚有第三種要領——那就是操作改裝的POS機提取用戶銀行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