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DoS攻擊的工作原理
2)有安全漏洞的主機并獲取控制權;
如圖1所示,一個比較完善的DDos攻擊體系分成四大部分,美國服務器租用,分別是攻擊者( attacker也可以稱為master)、控制傀儡機( handler)、攻擊傀儡機( demon,又可稱agent)和受害著( victim)。第2和第3部分,分別用做控制和實際發起攻擊。第2部分的控制機只發布令而不參與實際的攻擊,第3部分攻擊傀儡機上發出DDoS的實際攻擊包。對第2和第3部分計算機,攻擊者有控制權或者是部分的控制權,并把相應的DDoS程序上傳到這些平臺上,這些程序與正常的程序一樣運行并等待來自攻擊者的指令,通常它還會利用各種手段隱藏自己不被別人發現。在平時,這些傀儡機器并沒有什么異常,只是一旦攻擊者連接到它們進行控制,并發出指令的時候,攻擊愧儡機就成為攻擊者去發起攻擊了。
2.1 DDoS表現形式
四、DDoS的防護策略
攻擊流程如圖2所示,正常TCP連接為3次握手,系統B向系統A發送完 SYN/ACK分組后,停在 SYN RECV狀態,等待系統A返回ACK分組;此時系統B已經為準備建立該連接分配了資源,若攻擊者系統A,使用偽造源IP,系統B始終處于“半連接”等待狀態,直至超時將該連接從連接隊列中清除;因定時器設置及連接隊列滿等原因,系統A在很短時間內,只要持續高速發送偽造源IP的連接請求至系統B,便可成功攻擊系統B,而系統B己不能相應其他正常連接請求。
DDoS的防護是個系統工程,想僅僅依靠某種系統或產品防住DDoS是不現實的,可以肯定的說,完全杜絕DDoS目前是不可能的,但通過適當的措施抵御大多數的DDoS攻擊是可以做到的,基于攻擊和防御都有成本開銷的緣故,若通過適當的辦法增強了抵御DDoS的能力,也就意味著加大了攻擊者的攻擊成本,那么絕大多數攻擊者將無法繼續下去而放棄,也就相當于成功的抵御了DDoS攻擊。
DDoS ( Denial of Service,分布式拒絕服務) 攻擊的主要目的是讓指定目標無注提供正常服務,甚至從互聯網上消失,是目前最強大、最難防御的攻擊方式之一。
2.2 攻擊識別
1.2 DDoS的攻擊原理
之所以采用這樣的結構,一個重要目的是隔離網絡聯系,保護攻擊者,使其不會在攻擊進行時受到監控系統的跟蹤。同時也能夠更好地協調進攻,因為攻擊執行器的數目太多,同時由一個系統來發布命令會造成控制系統的網絡阻塞,影響攻擊的突然性和協同性。而且,流量的突然增大也容易暴露攻擊者的位置和意圖。整個過程可分為:
三、DDoS攻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