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入網帶寬
是流入云服務器的帶寬,也就是入網帶寬。從云服務的內部網絡下載外部網絡資源,或者從客戶端FTP上傳到云服務器,也是網絡帶寬。
例如,使用命令從外部下載LNMP包,將寶塔面板環境部署到服務器內部,等等。最大下載速度是100M帶寬的下載值。(比如光纖網絡100帶寬,理論下載速度12.5M/S,實際下載速度10M/S左右,都差不多)
上次和阿里客服溝通,問了一下1M/3M/5M/10M。他的入站帶寬是100M,所以在寬帶接入方面沒有區別。

第二、出網帶寬
流出云服務器的帶寬也稱為出站帶寬。云服務器提供的資源,或者FTP外部工具下載的服務器內部資源,都是出網帶寬。云服務器的出站帶寬是購買的帶寬值。
這是我們平時買服務器時提到的帶寬1M/3M/5M/10M,也就是出站帶寬,也就是這里的區別不同。
比如你購買的阿里巴巴云服務器帶寬是1Mbps,也就是用戶訪問你服務器的網站。用戶請求到達服務器的流量是免費的,公網帶寬是100Mbps;然后服務器返回用戶需要的數據,傳輸給用戶,這就是輸出帶寬,限制為1Mbps。
第三,云服務器帶寬和下載速度
我們首先需要知道的是他的公式,如下:計算公式:帶寬*1024/8 =理論下載速度br
也就是說1M公網帶寬的理論下載速度是128 k/s,但我們平時用的時候大概是120k/s。2M/3M/5M公網帶寬的理論下載速度分別為256 k/s、384 k/s和640 k/s。
可以看出,帶寬越大,每秒可下載的數據越大,同時允許客戶訪問的能力越強。如果客戶需要在一秒鐘內打開一個頁面(打開頁面的過程實際上是將頁面從云服務器完全下載到訪問者本地計算機的過程),1M的帶寬需要一秒多的時間才能打開。因為1M帶寬的理論傳輸速度是128KB/s,實際使用中很少達到這個值;

如果兩個用戶同時打開此頁面,則需要兩秒鐘才能完全打開此頁面。如果要求兩個用戶在一秒鐘內同時打開頁面(用戶體驗良好),帶寬應該增加到2M。
希望大家能理解上面的解釋是什么意思。成本和可用性(用戶體驗)是相互關聯的。高可用性意味著更高的成本,而低成本意味著犧牲一部分用戶體驗。
在實際使用中,頁面同時打開時,很少出現每天1000PV~3000PV訪問量的業務。從百度統計的實時訪客結果頁面,可以看到每分鐘訪客的數量和詳細情況,說明了這個問題。反之,如果流量超過5000PV,統計顯示每分鐘的訪問量和PV也很大(需要長期觀察),用戶反饋網站開通速度超過3秒,則需要考慮升級更高的帶寬。有不懂的請咨詢夢飛服務器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