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服務器性能主要由三部分決定:1。服務器硬件配置2。服務器操作系統3。應用程序。以下是服務器硬件配置的詳細說明。

一般來說,CPU越多,主頻越高,服務器性能就會越好。在實際測試過程中,如果在很大的壓力下CPU利用率很低,那么CPU資源基本可以滿足服務器的要求。其實這種情況有點浪費CPU資源。理想的情況是,壓力小的時候CPU利用率比較低,壓力上來之后CPU利用率保持在60%-70%。大多數CPU只能同時運行一個線程,但是超線程處理器可以同時運行多個線程,所以我們可以使用預處理超線程功能來提高系統性能。超線程技術雖然可以同時執行兩個線程,但并不像兩個真正的CPU,每個CPU都有獨立的資源。當兩個線程同時需要某個資源時,其中一個應該暫時停止,放棄資源,直到這些資源空閑。所以超線程的性能并不等于兩個CPU的性能。
(2).隨機存取存儲
內存大小也是影響服務器性能的一個重要因素。內存太小,系統進程會被阻塞,應用變得緩慢甚至失去響應;如果太大,也是浪費。在Linux系統中,采用物理內存和虛擬內存。虛擬內存可以緩解物理內存的不足,但如果占用過多的虛擬內存,應用的性能會明顯下降。

(3).網絡帶寬
網絡帶寬的大小限制了客戶端和服務器之間的流量。相比其他硬件資源,網絡帶寬更貴。這就需要我們合理的估計服務器的可服務器容量和帶寬資源。
(4).硬盤
以前硬盤多是機械操作的,主要體現在讀寫硬盤之前找磁道的過程中。硬盤的讀寫緩存大小對硬盤的讀寫速度至關重要。讀寫速度快的硬盤通常讀寫緩存較大。硬盤的尋道過程是機械的,這就決定了它的隨機讀寫速度會明顯低于順序讀寫速度。當我們設計和實現系統時,我們需要考慮硬盤的這一特性。有不懂的請咨詢夢飛服務器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