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應用是為“云”設計的應用。使用云原生技術后,開發者無需考慮底層技術實現,可以充分發揮云平臺的靈活性和分布式優勢,實現快速部署、按需擴展、不停歇交付。云原生是一套基于分布式部署和統一運輸管理,基于容器、微服務、DevOps等技術的云技術產品體系。我國“十四五”規劃以“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為重點,明確提出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應是當前的主要課題。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取得了一些突破。
在如今的5G時代,產業數字化轉型需要將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技術融入傳統產業,不斷引入產業層面的創新應用,從單純的科學理論研究延伸到產業實際應用,經過沉淀后逐漸具備示范推廣的條件??梢灶A見,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并不容易,未來的道路一定充滿荊棘和不確定性。這就要求行業各方不斷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工業應用場景融合的落腳點,通過新技術真正解決行業痛點,為行業帶來新價值。
云原生技術與產業數字化轉型存在相互促進的關系。在產業發展過程中,云計算已經成為產業數字化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為云計算的下一代技術,云原生可以在基礎設施層面為工業應用提供底層支撐能力,提升工業應用生命周期的管理能力,從而提高工業資源的利用效率和交付效率,升級業務靈活性和靈活性,降低運維難度。隨著“新基建”的加速推進,云計算市場迎來了巨大的資金投入,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也將推動云源生產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
云原生技術促進了工業資源的高效協作
在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場景下,云計算承載的業務規模越來越大,基礎設施資源之間的關系將不再是傳統硬件設備的簡單連接,而是更精細維度的服務調用。如何平衡硬件的性能和軟件的靈活性是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
云帶來的軟硬件集成技術的發展,將為行業應用開發者提供更加靈活高效的基礎設施資源。云將獲得更強的計算能力、更低的存儲成本和更高效的網絡,基礎資源的利用率將大幅提升,讓行業應用開發者享受到更穩定的云服務。云原生架構的軟硬件充分融合,有利于構建最優的云系統架構,將大大提高云計算的效率。因此,云原生基礎設施建設中的軟硬件融合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也為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同時,隨著邊緣計算在行業中的應用日益增多,業務形式的多樣性帶來了諸多挑戰,如邊緣層基礎設施和運維模式不統一,缺乏“云端”協同交付方式和統一標準,運維效率有待提升等。
在邊緣網絡環境下,借助云原生技術,行業內大量邊緣終端設備可以提供標準化的接入能力,高效控制邊緣資源,從而實現“云邊緣”的統一應用交付、運營和管理。同時,將云原有的容器能力和與網絡接入環境的兼容性應用于工業邊緣網絡,可以為邊緣網絡提供資源靈活擴展的能力,大大提高網絡的穩定性,實現更低的資源占用。
云最初的敏捷性提高了工業應用程序開發的效率
對于一些傳統行業來說,在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隨著業務的拓展,IT架構面臨著用戶增加量大、應用迭代快的困難。新型工業應用具有需求變化快、創新要求高、功能獨立分散等特點。,這對應用開發部署過程的敏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容器、微服務和DevOps為代表的云原生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不僅可以提高開發環境的發布效率,還可以降低部署難度。目前,云原生技術已經在一些行業得到廣泛應用。《中國云原生用戶調查報告2020》數據顯示,64%的用戶使用過容器技術部署微服務應用,50%的用戶使用過微服務架構進行應用開發。同時,云原生敏捷開發平臺可以兼容傳統IT系統和云原生技術,可以幫助傳統行業從原有的軟件開發環境順利過渡到云原生敏捷開發環境。云原有的敏捷開發能力可以更好地滿足工業數字化轉型場景下業務環境所需的發布速度,提升整體IT建設的效率和可靠性,監控工業應用從設計到運營的全生命周期,推動業務的數字化轉型和創新。
傳統行業IT系統的數字化轉型需要在已建成的系統上進行更新和完善,難度較大,需要完善的技術手段、標準和流程支撐。云原生架構的微服務治理能力可以將工業應用轉化為可獨立部署的服務套件,圍繞業務功能將應用構建成輕量級的服務集進行開發,并通過自動化的形式進行獨立部署,可以很好地解決工業數字化轉型中應用架構的痛點。引入微服務架構可以提高系統的可擴展性和服務共享能力,服務集的自主開發也可以提高系統開發和交付的效率,節約開發資源,加快數字化轉型。
此外,云原生技術還為工業應用提供了高效的集成能力,可以實現云與邊緣應用的快速靈活集成、部署和排列,以及云與邊緣應用的聯動,推動工業數字化轉型。
云原生通過數據處理和人工智能能力為行業賦能
在當今的信息時代,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都存在著豐富的數據。“如何讓海量數據資源產生價值”成為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新需求。數據資源在各個工業領域直接集成和鏈接,數據處理能力和速度也面臨著更高的要求。基于云原生架構的數據處理平臺可以更快地引入高性能數據分析能力。該平臺能夠有效利用云原生計算能力,將行業中的海量數據轉化為有價值的數據資產,實現數據賦能,準確反映數據產生的價值。同時,云原生架構下的數據平臺也可以引入多樣化的工具,實現多個行業間的數據共享。
云原生與人工智能(AI)的結合還可以實現智能高效的數據處理,為行業打造智能數據處理與增強平臺,實現智能數據管理。同時,AI的引入也將促進數字化應用平臺的運維。計算資源可以智能分析和自動管理,可以更大程度地降低資源消耗,提高數字化轉型效率。
云原生安全為工業數字化提供保障
云原生架構的計算資源將成為產業數字化最重要的載體,安全性和可信性在數字化建設中的作用更加重要。與傳統云計算安全不同,云原生安全在解決傳統云計算存在的安全風險的基礎上,對安全建設、部署和應用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云原生安全技術可以通過流量控制、網絡策略等安全措施,為工業應用提供更安全可靠的運行環境,也可以有效提升邊緣服務領域邊緣數據的安全性。云原生安全體系通過安全與云原生的深度融合,降低了工業數字化過程中的安全風險和隱患,成為工業數字化轉型的安全保障。
工業數字化轉型的大幕已經拉開。云原生技術作為解決工業數字化應用架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將為行業提供更加完善的信息平臺架構和IT能力,推動工業“云、網、邊、端”一體化架構的發展和豐富,幫助行業在生產端和消費端進行創新升級,與工業應用場景深度融合,為工業數字化轉型賦能。租用服務器可咨詢夢飛云idc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