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存在數字身份遭盜用的情況。數字身份作為一種線上應用身份,常常適用于互聯網世界。大數據技術能夠根據網絡上的數字身份追溯到現實生活中的實際身份,給被追溯人造成很大困擾。若是將數字身份信息對外出售,將會得到較為豐厚的利益回報,因此導致很多侵權或盜用身份的不法行為發生。不法分子在盜取別人數字身份之后,經常借用其身份從事犯罪活動,給被盜用身份的人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數字身份安全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加強大數據技術管理。大數據技術正處于發展過程中,數據在搜集、處理、存儲、傳輸等環節都存在隱私安全問題,因此要對這些環節加強監管。一是加強個人數據搜集與存儲安全保護。在搜集過程中,針對不同數據來源采取不同的監管措施,同時不斷制定和完善大數據管理制度,對掌握大數據的企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從內部杜絕數據泄密。二是采取有力的措施限制大數據分析利用與非法傳輸。大數據分析過程往往是個人隱私被侵權比較嚴重的環節,針對不同的數據分析,應該采取不同的措施限制與管理,加強對數據分析結果的保密工作。三是加大技術保護力度。信息安全技術是保護隱私的重要手段,維護個人隱私需要更加先進的技術。因此,應該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提高技術手段,加強技術規范。
大數據技術作為一門新興技術,已經成為人類社會關注的熱點,大數據的不斷產生、流動和發展,成為具有重要價值的社會資源。大數據技術在給人們工作和生活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倫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