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隨著互聯網、云計算的發展,一個以海量信息和數據挖掘為特征的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智慧警務”建設的步伐不斷推進。基層公安機關和廣大民警如何適應這種不可阻擋的發展潮流,如何推進互聯網與公安服務業務的融合,如何在新形勢下保持治安穩定和服務群眾新常態,讓基層派出所從“汗水警務”向“智慧警務”轉型升級,從而實現基層警務智能化,使警務機制改革邁向一個新臺階,是值得我們不斷探索的。
所謂“智慧警務”,是基于當前互聯網與物聯網的技術融合,運用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智能平臺進行分析和處理,構建既有利于便民服務、又貼近公安實戰的信息化構架,從而使公安工作實現高效規范、公安業務有機協同、各類數據動態鮮活、各種信息高度共享的警務工作新格局。構建智慧警務是未來警務形態演進的必然趨勢,是公安信息化建設的有效推進舉措。
(一)任務繁重與警力有限的矛盾日益突出,戰斗力生成模式亟待新突破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人、房、車、路、網、場、組織”等社會治安構成要素不斷膨脹,任務日益艱巨繁重,而警力基本未相應增長,“民警素質能力提升、工作機制優化、發動群防群治投入”等提升效能、完成任務的常規辦法漸漸失靈。 公安工作亟須在更多、更高平臺上尋求新突破。
(二)社會治安動態化挑戰日益突出,警務運行模式亟待新變革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越來越成熟,“人、財、物、信息”等社會要素形成循環不斷的“社會流”,服務器租用, 與之相伴的犯罪活動也向“流竄化、職業化、集團化、高智商化、虛擬化”方向發展 ,動態特征越來越明顯,傳統的時空、地域、條塊概念不斷被突破,對公安工作形成日益嚴峻的挑戰,既有警務運作模式不斷暴露出不適應形勢發展多變的遲滯性。
(三)規范執法要求與民警素質參差不齊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執法保障措施亟待改進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社會法制體系的不斷完善,群眾法律意識和權利意識的不斷增強,對公安執法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工審核監督、規范民警執法執勤等減少、避免執法過錯的傳統方式越來越難以滿足現實需要。
(四)碎片化的信息分布狀態與及時高效決策的現實需求越來越不相稱,信息資源整合應用亟待突破
一方面,動態治安要求公安機關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高效科學決策,由此決定公安機關需要掌握的信息資源越來越多,相關基礎工作越來越繁重。
另一方面,公安業務條塊分割的傳統格局使信息資源呈現碎片化、原始化狀態,大量閑置浪費,難以及時形成足夠的情報信息,無法滿足服務決策、支撐勤務的需要。
(一)利用智能技術,實現了警務工作從傳統型向智慧型轉變
當前,基層警務工作的智能技術應用已呈現廣泛、深入的特點。例如,公安機關利用局域網、有線無線通訊技術、數據庫、搜索引擎、自動比對、自動識別等智能技術,建立了公安警務綜合應用平臺和警用地理信息平臺等各種業務平臺;建立了包括圖像視頻監控、情報信息、網絡輿情、DNA 庫、指紋比對系統等在內的智能查詢數據庫系統;建立了網上辦公、網上辦事和信息公開等公安辦公自動化系統;還建成以“云”分布計算、“云”數據存儲、“云”應用服務全保障為內容的統一的警務運行平臺。這些智能平臺和系統使各警種能夠輕松獲得工作所需的各類相關信息,使警務工作實現了跨平臺、跨部門、跨警種、跨地區的信息共享,形成綜合的“警務云”應用。“智慧警務”提高了公安機關對現實社會及虛擬數字空間里的人、事、物、場所的控制管理能力和效率,推動了公安機關打擊犯罪過程中的手段和方法的“智慧化”發展,適應了治安形勢的動態變化和信息錯綜復雜的社會新常態。
(二)以便民利民為宗旨,搭建了多形式的智慧警務服務平臺
當前,多地公安機關的治安、戶政、交管、出入境、消防等公安業務部門通過搭建智慧警務服務平臺,將相關行政事務納入平臺之中,使群眾獲得相關政策公示、受理辦理、進度查詢等方面的信息,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務方式。這種通過網上政務服務平臺辦理行政事務使群眾少跑腿、少排隊、少等待,也減輕了一線民警的工作量,提高了辦事效率,是實實在在的惠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