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快遞產業發展報告(2018-2019)》。報告摘要匯集了各品牌快遞企業的年度報告,從客戶需求、外部環境、現有競爭者、新進入者等維度,歐洲服務器,解析2018年中國快遞產業發展的八大特點和未來九大趨勢。
報告指出,中國快遞產業正處于持續轉型升級期,從關注單純的基礎服務支持向用戶體驗升級和供應鏈效率改造的方向進階。同時,技術要素作為新的生產力工具,與快遞產業實現深度融合,快遞也將服務范圍延伸到大物流領域,科技將持續推進企業核心商業模式創新。
報告總結了去年我國快遞產業發展的明顯特征。如快遞企業競爭格局仍在演變。去年,頭部快遞企業市場占比進一步提升,達到81.2%,同比提升2.5個百分點;中小快遞承載能力、覆蓋能力、服務水平在愈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面臨挑戰。
快遞和快運加速融合的行業特征日趨明顯。國內主要快遞企業均已上線快運業務,去年,德邦的快運收入為118.6億元,中通的快運業務收入增幅達到105%。
2018年,我國快遞產業日均業務量已達1.4億件。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王岳含表示,在業務多元化的背景下,快遞企業衡量標準不再唯“件量”獨大,貨量(運載噸)也將成為反映企業業務增長的參考標尺。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行業分析師彭彬強調,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的下沉成為快遞產業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在去年的快遞業務量中,來自拼多多的訂單占有較大比例。
報告指出,快遞產業和傳統快遞企業也面臨一些挑戰。例如,行業利潤面臨壓力,傳統快遞面臨新挑戰,區域落地配公司加快整合,在電商、O2O、新零售等配送場景與快遞公司形成新的競爭。
報告預計,快遞企業在科技領域分化加劇。大數據應用在今年大規模落地實施,主要集中于數據共享、銷售預測、網絡規劃等應用領域。全面優化大數據決策,預計可降低企業7%左右的配送成本、提升10%的配送時效。
王岳含表示,directadmin安裝,科技能力不斷打造“護城河”,提升客戶服務的能力和盈利水平。基于企業定位、市場定義和科技投入等因素,部分快遞企業的科技投入仍將聚焦在傳統快遞領域,部分快遞企業科技投入將立足拓寬服務范圍。但是,部分重點快遞企業將通過持續對科技的投入,逐步向科技型企業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