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說過,有了大數據就可以計劃經濟。這個是不靠譜的,但是我認為在解決政府監管市場方面大數據還是有效的,包括監管腐敗和制度腐敗,因為地方現金流完全可以監測出來。”2月26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城市政商關系排行榜2017”報告發布會上,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孟天廣針對當今中國的政商關系表達了上述觀點。
人大國發院在此次發布的“中國城市政商關系排行榜2017”報告中指出,在全國285個城市中,東莞市的政商關系健康指數排名第一。前十名分別為:東莞、深圳、上海、北京、廣州、金華、蘇州、溫州、邢臺、長沙。除了直轄市北京,前十名的城市幾乎都處于東南沿海地區,只有邢臺是唯一的華北城市;按省份比較,上海的政商關系健康指數在全國排名第一,北京其次,浙江省在各省中排名第一。
政策建議方面,該報告認為,處理好中國的政商關系應從加強對各地推行“簡政減稅減費”政策的監督力度;發揮互聯網+的技術優勢,提升行政透明度和效率。政府部門應該樹立一個理念:上網是原則,不上網是例外等方面入手。
孟天廣表示,政商關系中最主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企業的稅負太高。但是,這個領域難以推進,因為國家稅收是由中央確定,域名注冊,地方沒有發言權,除非要搞一些特殊的開發區,開發區內有特殊的稅收優惠,但實際稅率差別依舊很大。
“另外,我認為互聯網的正外部性作用還未完全發揮出來。馬云說過,有了大數據就可以計劃經濟,這個是不靠譜的,但是在解決政府監管市場方面大數據還是有效的,包括監管腐敗和制度腐敗,因為地方現金流完全可以監測出來。其中有工商稅務登記的數據,就是監測官員調動所帶來的白手套。比如說,識別哪些企業是白手套,就看官員從江蘇鎮江調到云南的什么地方,多少企業跟著他去了,然后在那里注冊,國內服務器租用 服務器托管,注冊以后這個企業就成為了僵尸企業,然后再去另一個地方,或許也可以提供一個信息的測量。”他說。
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孟天廣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 資料圖
以下是澎湃新聞對孟天廣發言內容的摘錄:
目前,建立“親”和“清”的健康政商關系是有余地、有空間的。十八大以后,政府一直實施這兩個抓手。“親”本身就是在講政府放管服的改革,即政府行政改革,雖然已做了很多的改進,但是在全國層面的執行依舊存在問題。“清”就是反腐。政府在把反腐和放管服的政府改革結合起來之后,下一步就是把它深化推進下去。這兩個改革過去是分開做的,不同的領導、不同的社會推進,由于“親”和“清”二者關系密切,如果把二者結合起來,其合力會起更大的作用,所以未來應該結合起來。
在政府對企業服務方面,我認為使用公共投訴的數據不太合適,而企業起訴政府的勝訴率的高低可以作為政府對企業的服務的高低。另外,企業稅負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但是非常難測量。而政商關系中最主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企業的稅負太高。但是,這個領域難以推進,因為國家稅收是由中央確定,地方沒有發言權,除非要搞一些特殊的開發區,開發區內有特殊的稅收優惠,但實際稅率是差別依舊很大。
很多小地方一般根本不敢告政府,往往越是清白的地方政府越容易被告。事實上企業起訴政府也可以看勝訴率,從中看出企業的特點。企業的稅負其實非常難測,這是非常重要的方面,這也是政商關系最主要的,就是企業的稅負太高。這個領域非常難以推進,我們國家的稅收是中央定的,地方的發言權很小,除非要搞一些特殊的區,這個范圍內可以有些特殊的稅收優惠,實際稅率是差別很大的,但是你很難測到。
我覺得在提政策建議的時候可不可以把法制化、制度化提得更高?因為其它具體的點都可以,不管是做加法還是做減法。個人覺得互聯網應該是大有可為,主要因為我是研究大數據的。為什么大有可為?主要是因為互聯網能夠提供信息不對稱解決的辦法,我們現在在建國家大數據中心,這是發改委負責來建,2020年就要建成,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中央要直接了解地方微觀經濟運行的數據,通過這個去估計和評價中國各個區域的經濟發展狀況,包括社會性的狀況,標識也是非常復雜的。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可以讓政商關系的一些環節和流程,比如服務程序可以在線辦理,包括政府或者企業需求,這些可以在線進行交換和共享。過去在很偏遠的地方,很多信息都是有選擇性地提供,跟我關系好的我告訴你,省政府也用了一個優先資格政策,但是當地在這個方面可以做到非常及時的信息傳遞或者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