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要發揮重大作用,重點是打破部門間數據壁壘。數據屬于各部門間隱私及重要資產,但為預防犯罪,公安機關可與各重點部門進行有限度的數據共享,directadmin安裝,包括銀行、海關、邊檢、稅務、金融監管部門等。在合法依規,以及履行一定法律程序的前提下,通過各部門數據共享,快速精準定位及分析犯罪行為及犯罪分子,從而加強犯罪預防。
通過大數據輔助刑事案件偵辦
案例三,“e租寶案”。據人民網報道,“e租寶”是“鈺誠系”下屬的金易融(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的網絡平臺,從2014年7月“e租寶”上線至2015年12月被查封,相關犯罪嫌疑人以高額利息為誘餌,虛構融資租賃項目,持續采用借新還舊、自我擔保等方式大量非法吸收公眾資金,累計交易發生額達700多億元。警方初步查明,“e租寶”實際吸收資金500余億元,涉及投資人約90萬名。
案例二,近年出現的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其本身的買賣目前沒有明確法律禁止。但部分人利用虛擬貨幣進行洗錢、黑市交易、逃匯、逃稅等犯罪行為。該犯罪形式具有匿名、跨境、虛擬化等特點。
今后,隨著技術的發展、相關配套法律制度出臺,通過大數據進行采集、分析的證據將更具有可采性,以此加強與檢察機關相關偵查起訴職能部門在證據通用性方面的探索,將能進一步提高刑事訴訟效率。公平與效率為刑事訴訟兩大重要價值目標,而大數據的采用可以完善程序公正,進而實現實體公正。為公安偵查機關提供新的偵查方法和路徑,將在保障偵查行為的規范性及效率上起到重要作用。
通過大數據可加強對刑事案件的偵辦輔助。除傳統案件外,大數據可用于高科技網絡犯罪及新金融犯罪等案件的處理及證據收集,提升偵辦案件的效率。
大數據在刑事案件中的運用主要在于通過對案件數據的收集、存儲、共享,來進行案件分析(數據分析)、案件畫像(數據畫像)及預判。大數據可以很大程度輔助人力偵查手段,尤其對于前述涉網、人數眾多及復雜案件。在數據收集量足夠多、面足夠廣,且保證數據的完整性、真實性的前提下,其分析的精準性才能得到確保。同時,大數據在網絡運行下留痕、智能化及減少人為干擾性,也為未來作為最佳刑事證據打下良好基礎。
大數據也可通過網絡輿情監控,結合時間事件、人員、特殊口令、關鍵詞、暗語、黑話等(以上應不斷更新,以增加精準率),在各種群、論壇、微博、自媒體等進行后臺分析,對可疑情形及時初步預警,通過人員再次核實后,符合觸發條件的(可能發生嚴重犯罪行為的概率),再次進行相關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