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破曉,京東公布收購1號店,并與沃爾瑪告竣深度計謀相助,坐實了之前的收購傳言。收購一敲定,京東的股價隨即暴漲,也一掃之前差點跌破刊行價的股價陰霾。且不談兩者貿易模式和計謀相助闡明,僅就星圖數據監測的主要品類在各線上渠道的銷售額來看,1號店對付京東來說,是錦上添花照舊燙手山芋?
1號店能補給京東的有幾多?
01 家電
京東以家電3C品類見長,從本年一季度的家電線上銷售局限來看,吸納1號店,對京雇主電增長有限。但天貓和蘇寧的團結,在家電3C方面緊追不放,京東整合1號店,可以發揮1號店在華南和華東區域的深耕本領,或者可以或許為本身的家電3C事業錦上添花,至少可以做到不被貓寧趕超。
02 乳成品
從乳成品品類來看,京東很洪流平上落伍于天貓,在這方面,1號店若能補齊京東短板,則兩者很有大概在乳成品品類上連系起來抗衡天貓。1號店原來就在乳成品尤其是入口乳品方面機關較早,優勢明明,而陪伴著此次收購加上沃爾瑪入股京東,將會為京東提供國際物流和入口品類、商品方面的供給,京東與天貓在乳成品上不相上下也是值得期許。
03 彩妝
天貓在扮裝品方面一直是一枝獨秀,從市場份額上看,縱然有1號店助力,京東也很難企及天貓。從今朝來看,扮裝品還將繼承是京東和1號店的弱勢品類,兩者團結,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涵扮裝品品類上,照舊無法趕超天貓。
那么回到1號店自己的定位——網上超市,以快消品見長,尤其是在日用百貨和生鮮品類上,一直具有較大優勢,可覺得京東帶來除家電3C主品類之外的非標品利潤。但京東自身的京東抵家也在做這個內容,品類之間頗有重合,,并入京東的1號店和京東抵家,到底是互補照舊競爭?并且不說天貓超市的步步緊逼,京東之前入股的永輝超市,什么功效各人也都看到了,京東去年以9元/股認購的永輝股價如今已經跌落到4元閣下,并且兩者的計謀相助并未泛起出顯著的結果。所以京東可否下贏這盤O2O的大棋照舊一個未知數。
一直在吃虧,盈利難預計
若不談詳細品類,單看兩者的自身營收環境,這盤收購也難以說win-win。
本年5月,京東宣布2016年第一季度財報,固然活潑用戶、訂單量都有增長,但本年一季度仍舊吃虧,策劃吃虧為8.649億元人民幣,去年同期則為8.226億元,可以說京東一直在吃虧,還未有盈利,且吃虧局限還在走高。而1號店在近幾年經驗了幾經易主且高管去職潮后,市場份額已下降至第六位(停止2015年6月),且至今沒有起色。此番收購,對付沃爾瑪來說,倒是掙脫了1號店這個回天無力的燙手山芋,對付京東來說,本就一直吃虧的狀態可否吸納得了在走下坡路的1號店?京東自己盈利茫茫,再加上一個銷售本領不見上升的1號店,將來的盈利期望有多大?
可能換個說法,能止步吃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