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提示: 說起北上廣深,身上的標簽太多,房價是繞不開的話題,然而,這次四個都市再次一起上榜,卻是因為在數字經濟上的龐大成績。
說起北上廣深,身上的標簽太多,房價是繞不開的話題。作為政治經濟中心的四個都市,聚積著中國最多的資源、最好的時機,各路人馬簇擁而至,也使這四個都市寸土寸金,高企的房價一直穩居房地產市場榜首,無人能敵。然而,這次四個都市再次一起上榜,卻是因為在數字經濟上的龐大成績。
北上廣深領跑數字經濟
騰訊研究院在2017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峰會上最新宣布的《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指數(2017)》陳訴顯示,中國數字經濟國界已經劈頭形成:
我國351個都市數字經濟成長程度泛起5個梯次:
◆ 數字經濟一線都市4個,包羅: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深圳市;
◆ 數字二線都市14個,包羅成都會、東莞市、佛山市、福州市、杭州市、南京市、蘇州市、天津市、武漢市、廈門市、西安市、長沙市、鄭州市和重慶市;
◆ 數字三線都市包羅大連市、寧波市等19個都市;
◆ 數字四線都市包羅保定市、揚州市等65個都市;
◆ 全國其他249個都市組成數字經濟五線都市。
▲ 中國數字經濟國界
從財富分指數省級排名來看,廣東和北京繼承領跑全國。浙江逾越上海,進入全國數字財富三強。北京、深圳、上海、廣州四個數字一線都市財富分指數依然遙遙領先。
▲ 2017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總指數都市20強
成都和重慶同為西部重鎮,地理位置靠近,2016年財富分指數排名靠前,增速較快,總量逐漸靠近京津、滬杭、廣深地域,成為引領中西部數字經濟成長的焦點都市群之一。
▲ 數字財富的四極
從財富分指數在全國差異層級都市的增速來看,數字經濟正由數字一線都市向四五線都市下沉成長;由東南沿海都市向中、西部縱深成長。
云計較市場仍然高度會合在數字一線和二線都市。各都市云計較綜合指標的增速與該都市云計較市場局限泛起明明的倒掛趨勢,即云計較綜合指標值越高,都市增速越慢。這一增速的差序名堂反應出云計較技能正在快速下沉進入后線都市。
數字經濟到底多鋒利?
連年紀字經濟賺足了眼球,互聯網+處處扎根,風物無限,到底有多鋒利?
陳訴顯示,按照回歸模子測算,互聯網+數字經濟指數每增長一點,GDP大抵增加1406.02億元 。停止2016年年底,全國互聯網+數字經濟指數增加161.95點。由此估算出2016年全國數字經濟總體量約莫為22.77萬億元,占2016年全國GDP總量的30.61%。
陳訴指出,數字經濟的成長可以或許提高經濟成長效率,香港服務器 香港服務器租用,有效激活成長潛能,拉動地域經濟快速成長。數字經濟成長越好的地域,實體經濟成長水平也相應越高。
數字經濟成長發動就業增長。互聯網+數字經濟指數每增長一點,新增城鎮就業人數大抵上升1.73萬人。2016年互聯網+數字經濟指數總量上升161.95點,由此估算出數字經濟在2016年大抵帶來280.17萬新增就業人數,帶來新增就業占比高出21.32%。
成長數字經濟有助于本地省份追趕沿海發家地域。在沿海地域,互聯網+數字經濟指數增長一點,實體經濟GDP上升的總量較小;而在本地地域,指數上升一點實體經濟GDP上升的體量較大。成長數字經濟可以更有力地促進本地省份實體經濟成長,成為敦促本地地域后發省份追趕沿海省份的重要氣力。
數字經濟成長水平居中游的都市成為數字經濟主要增長極。這部門都市2016年互聯網+數字經濟指數增幅顯著高于全國平均程度,已經泛起出發力追趕一線都市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