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發布,其中提到,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分三步走的戰略目標,到2030年使中國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
以下為部分要點:
1、規劃提出,到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
2、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關鍵共性技術體系,包括混合增強智能新架構與新技術、自主無人系統的智能技術、虛擬現實智能建模技術等。
3、大力發展人工智能新興產業,包括智能軟硬件、智能機器人、物聯網基礎器件等。加強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銜接,在“核高基”(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礎軟件)、集成電路裝備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支持人工智能軟硬件發展。
4、加快腦科學與類腦計算、量子信息與量子計算、智能制造與機器人、大數據等研究。
5、加快推進智能制造、智能農業、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等產業智能化升級。
“三步走”戰略目標
第一步:到2020年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人工智能產業成為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培育若干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業,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
第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實現重大突破,部分技術與應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5萬億元,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規、倫理規范和政策體系。
第三步: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形成一批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基地。
大力發展人工智能新興產業
智能軟硬件。開發面向人工智能的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開發工具等關鍵基礎軟件,突破圖形處理器等核心硬件,研究圖像識別、語音識別、機器翻譯、智能交互、知識處理、控制決策等智能系統解決方案,培育壯大面向人工智能應用的基礎軟硬件產業。
智能機器人。攻克智能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專用傳感器,完善智能機器人硬件接口標準、軟件接口協議標準以及安全使用標準。研制智能工業機器人、智能服務機器人,實現大規模應用并進入國際市場。研制和推廣空間機器人、海洋機器人、極地機器人等特種智能機器人。建立智能機器人標準體系和安全規則。
智能運載工具。發展自動駕駛汽車和軌道交通系統,加強車載感知、自動駕駛、車聯網、物聯網等技術集成和配套,開發交通智能感知系統,形成我國自主的自動駕駛平臺技術體系和產品總成能力,directadmin安裝 directadmin漢化,探索自動駕駛汽車共享模式。發展消費類和商用類無人機、無人船,建立試驗鑒定、測試、競技等專業化服務體系,完善空域、水域管理措施。
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突破高性能軟件建模、內容拍攝生成、增強現實與人機交互、集成環境與工具等關鍵技術,研制虛擬顯示器件、光學器件、高性能真三維顯示器、開發引擎等產品,建立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的技術、產品、服務標準和評價體系,推動重點行業融合應用。
智能終端。加快智能終端核心技術和產品研發,發展新一代智能手機、車載智能終端等移動智能終端產品和設備,鼓勵開發智能手表、智能耳機、智能眼鏡等可穿戴終端產品,拓展產品形態和應用服務。
物聯網基礎器件。發展支撐新一代物聯網的高靈敏度、高可靠性智能傳感器件和芯片,攻克射頻識別、近距離機器通信等物聯網核心技術和低功耗處理器等關鍵器件。
大力發展智能企業
大規模推動企業智能化升級。鼓勵大型互聯網企業建設云制造平臺和服務平臺,面向制造企業在線提供關鍵工業軟件和模型庫,開展制造能力外包服務,推動中小企業智能化發展。
推廣應用智能工廠。鼓勵和引導企業建設工廠大數據系統、網絡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等,實現生產設備網絡化、生產數據可視化、生產過程透明化、生產現場無人化,提升工廠運營管理智能化水平。
加快培育人工智能產業領軍企業。在無人機、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優勢領域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全球領軍企業和品牌。在智能機器人、智能汽車、可穿戴設備、虛擬現實等新興領域加快培育一批龍頭企業。
加快培養聚集人工智能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