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正在醞釀一場反彈。
在記者看來,2016年可謂是百度的“危機之年”:在2016年以前,這家位于中國互聯網第一陣營的公司所遭受的所謂“危機”,其實都停留在百度的“肉”上,未傷筋骨;而2016年無論是對百度公信力和價值觀的質疑的諸多事件的爆發,還是財務數據和股票市值落后于騰訊阿里的表現,對于百度可能都是致命的。
但對百度來說,這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是一個機會——在危機面前,百度選擇了All in下一個趨勢:人工智能。而陸奇的加盟,更是加速了百度更新換代的步伐,對多項業務進行調整后,在公司運營及產品設計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百度希望能借人工智能彎道超車,成為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者和領先者。
百度要如何贏得AI的未來?就在7月26日,陸奇訪問硅谷期間,知名科技媒體Backchannel對陸奇進行了一次獨家采訪,在訪談中,陸奇認為,打造合適的應用場景和生態系統其實更重要,而這也是百度所擅長和正在進一步營造護城河的地方,而在中國生活的這半年,也使得他對如何推進“AI-First”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訪談摘編如下:
Q=Backchannel
A=陸奇
A: 我們認為,將 AI 技術商業化的最佳途徑是建立生態系統。本質上是幫助合作伙伴加快創新,用穩定健康的經濟模式為開發者與合作伙伴帶來長期的雙贏。實現這一切的基礎是百度大腦(指代百度所有的 AI 資產),它比目前微軟、谷歌在美國提供的服務要廣得多——因為它是一個平臺。百度大腦包含 60 種不同類型的 AI 服務。
另外,我們還是第一家將感知、認知層明確區分開的大公司。感知能力和認知相互關聯,但它們有非常大的區別。大多數 AI 平臺都把兩者混在一起。
Q2: 百度對標 Siri、微軟小娜的產品是什么?
A: 我們正聚焦于用兩大平臺把客戶和合作伙伴吸引到一起。第一個是 DuerOS。它是一個基于自然語言與對話的平臺,非常類似于美國的 Alexa、Google Now、Siri 和小娜。唯一的區別是:目前 DuerOS 領先于所有競品。在中國,DuerOS 積累了比任何同類產品都要多的對話技能。我們開發的對話技能包含十個主要領域、超過一百個子領域。而且我們在建立起一個正不斷壯大的合作伙伴生態,我們的合作伙伴正在開發越來越多的技能組合。相比之下,亞馬遜目前的技能組合或許比百度多,因為他們在美國的生態做得更大。但在中國,相比大多數公司,我們毫無疑問是市場領導者。
第二個,在合作伙伴方面我們也是顯而易見的市場領導者。今天的 DuerOS 已嵌入上百個品牌的家用電器設備,包括冰箱、空調、電視、兒童故事機以及音箱。
Q3: 相對中國市場,語音技術在美國市場的情況如何?
A: 家庭環境很不一樣。由于我們談的是語音交互,兩國居民家里的聲環境、噪音模式都很不一樣。Alexa、Echo 和小娜就是為美國家庭而優化。在我看來,這只在北美、或許還有歐洲的一小部分能夠派上用場。本質上,它們假設用戶有大房子、有很多個房間。而在中國,情況完全不是這樣。對于我們的產品目標,即便是高收入的年輕一代,一般也只有 60 平方米的房子;有時候 90 平米。
在把 DuerOS 推廣到全世界的任務上,我們有更好的機會。為什么?因為日本、印度、巴西的房子其實更接近中國的,而不是北美。
以上是兩國情況的不同。相同的部分是科技,核心技術仍然是語音識別、信號處理、自然語言理解以及平臺。在很多方面,我們的平臺架構很類似于亞馬遜。在我看來,亞馬遜現在做得非常棒。雖然之前在微軟工作,我永遠會支持微軟。但說實話,亞馬遜在領先。
Q4: 你是否也認為亞馬遜的弱點在后端?在技術層面難以趕上谷歌和微軟?
A: 四年半前,我工作的項目是小娜。當時,我們全都覺得“亞馬遜的技術還差得遠”。但在這場 AI比賽里,我學到的東西之一是,打造合適的應用場景和生態系統其實更重要。技術上來講,谷歌和微軟領先亞馬遜一大截。但看看現在這樣 AI 賽跑的情況就知道了,亞馬遜 Alexa 的生態系統在美國遠遠領先于其它任何人。這是因為他們找到了正確的應用場景、正確的設備。本質上,Alexa 是一個 AI-first ( AI 優先)的設備。
微軟、谷歌犯了同樣的錯。我們聚焦于把小娜應用在手機和 PC 上,尤其是手機。我的觀點是,在可見的將來手機都會是一個 finger-first、mobile-first (手機觸控和移動優先)的設備。你需要 AI-first 設備來鞏固一個新興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