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顯示,截至8月8日,共有28家大數據上市公司發布中期業績預告,預喜比例達75%,凈利潤增長率預計超10%的占比71.43%。龍頭企業內生增長情況整體較好。2016年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出臺,大數據發展被提升至戰略層面,未來成長空間可期。在此背景下,傳統行業積極布局“大數據+”業務,甚至徹底剝離主業,通過并購成熟大數據產業成功轉型大數據公司。
行業盈利漸顯
在28家大數據上市公司發布中期業績預告中,美國服務器租用 美國站群服務器,21家預喜,預喜比例高達75%。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超10%的有20家,臺灣代理服務器 韓國服務器,超50%的有11家,超100%的有7家;歸母凈利率超1億元的有5家。行業整體保持了較好的盈利。天風證券稱,近三年的國內大數據市場規模年增速均在38%以上,處于高速發展階段。
精耕大數據主業是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東方國信(300166)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9700.67萬元-11086.48萬元,同比增長40%-60%。報告稱,公司緊抓國家“大數據”產業快速發展的機遇,不斷強化面向多行業的大數據核心能力,行業地位和品牌效應進一步顯現。民生證券稱,公司連續10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在50%左右,凈利潤復合增長率60%以上,一直處于高速穩健增長的良好勢頭中。公司以“大數據”為戰略,幫助客戶從數據中獲得價值。
政策利好在業績增長原因中屢見不鮮。以銀信科技(300231)為例,公司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06億元,同比增長6.03%,實現歸母凈利潤6241.18億元,同比增長8.7%。2016年7月,銀監會發布了《中國銀行(601988)業信息科技“十三五”發展規劃監管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華金證券稱,這一政策的出臺,有利于公司基于大數據一體化智能運維管理系統為核心的軟件業務的發展。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2017-2020年,中國數據中心IT基礎設施第三方服務行業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7%,到2020年市場規模達到1550.47億元。
產業并購也是業績增長的一大因素。紫光股份(000938)預計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7億元-7.5億元,同比增長164%-183%,大幅增長得益于新華三并表。安信證券稱,新華三在中國移動高端路由器集采中,力壓華為,獲得多個標段70%份額。公司通過多層次的戰略合作和資源整合,提供基于大互聯、大安全、大數據和云計算一站式、全方位解決方案。
在大數據行業的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傳統企業開始“轉型”,積極布局大數據行業。
天風證券稱,“大數據+”將為傳統行業插上創新的翅膀,帶來持續發展與創新增長的技術源泉。大數據將驅動工業、農業、服務業的創新革命,引領傳統產業創新驅動與轉型升級。
浙數文化全盤剝離傳統報業,2017年4月公司完成了對傳統新聞傳媒類21家一級子公司股權資產的出售,交易方為浙報控股,交易對價19.97億元,此后公司更名為“浙報數字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面實現產業變革。2016年,公司投建了包括浙江大數據交易中心、“富春云”互聯網數據中心、大數據創客中心、大數據產業基金在內的“四位一體”大數據產業生態圈。聯訊證券稱,未來公司將加速發展大數據產業,不斷推進旗下各板塊現有龐大數據資源的互聯互通,實現數據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