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中國互聯網剛剛走過的一年,有太多值得說的故事,人民網20171127/18957.html">盤點2017年度互聯網行業關鍵詞,共同見證中國互聯網的新發展!
關鍵詞一:深度融合
互聯網成為實體經濟轉型加速器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在2017年第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指出,“實體經濟”是一個相對于“虛擬經濟”的概念,不是僅僅包含制造業,而是涵蓋著一二三產業。
2017年,互聯網發展的一個核心趨勢,就是互聯網越來越“實”,從網上向線下深度滲透,百萬企業上云,風靡街頭的共享單車,無處不在的移動支付,方便快捷的無人便利店,都是最好的例證。
專家指出,我國正處于從消費互聯網到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的轉型發展期,實體經濟是互聯網發展的基礎,互聯網是實體經濟轉型的助推器、加速器。
點評:
鄔賀銓(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引導向工業互聯網發展,促進互聯網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這些都標志著互聯網發展進入了新時代,要抓住新技術的發展機遇,迎接智能社會發展的需求,強化創新驅動,發展數字經濟。
搶占未來全球競爭制高點
在2017年的互聯網行業舉行的各種論壇上,人工智能是出現的頻率最高的詞,馬云、馬化騰、劉強東、李彥宏、雷軍,今年都留下了不少關于人工智能的金句。比如馬云就說,“不要讓機器去模仿人類,而讓機器去做人做不到的事情。”
人工智能如此火爆,并非偶然,因為它是計算機、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而人工智能也將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之一。對于國家來說,誰搶占了人工智能這個制高點,誰就獲得了21世紀國家競爭的利器。
在2017年,不能不提到智能音箱。作為人工智能技術下的一個“小產品”,卻引發了蘋果、谷歌、亞馬遜、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小米等諸多全球互聯網巨頭的集體搶灘,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市場上發布的智能音箱達到數百款。但是隨著蘋果智能音箱HomePod在2017年的多次推遲上市,明年的人工智能產品還能否踏上風口,恐怕是個大大的疑問。
點評:
李志飛(出門問問創始人):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消費電子,手機將慢慢從人們生活中淡出。消費電子正在朝著小型化、無屏幕、無鍵盤的便攜化趨勢演進,在家、車載和戶外等多場景中不斷出現新形態。未來五年,非手機類消費電子會占據30%以上的消費電子市場,智能語音交互將成為主流的交互方式,AI原生智能設備將會繁榮。
關鍵詞三:共享經濟
大浪淘沙見真金
有90后說,如今我們完全可以利用共享經濟過一整天的生活:出行有網約車、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到飯店吃飯有共享充電寶,到國外旅行可以選擇共享民宿。
作為2017年的熱詞,共享經濟在2017年走出了一個先揚后抑的走勢。上半年,各行各業一夜之間都掀起了共享浪潮,大到自行車、汽車、房屋,小到雨傘、充電寶,“一切皆可共享”。而隨著資本的退潮,共享單車下半年迎來了“關門潮”,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市場的優勝劣汰以及投資者對共享經濟的理性認識回歸。
有媒體統計,今年倒閉的共享經濟企業已不少于30家。大浪淘沙,共享經濟在2017年的境遇,某種程度上也是互聯網20多年發展的縮影,到底是泡沫還是金礦,只能用時間來檢驗。
點評:
程維(滴滴出行董事長):共享經濟發展才剛剛開始,從傳統時代到互聯網時代,分享成了新的價值觀,尤其是在資源瓶頸的領域會更快發生分享。
關鍵詞四:5G
開啟萬物互聯新時代
不到一分鐘,手機就可以下載完一部高清電影,這不是電影中的場景,而是在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實驗外場的真實數據。在2017年里,5G成為被通信行業關注和討論最多話題,更是被視為下一代信息通信產業的制高點。
2017年3月,北京懷柔,全球最大的5G試驗外場在這里建成,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等全球電信產業巨頭云集于此。11月15日,工信部全球首發5G中頻段規劃,中國5G進程再度提速。
在經歷“2G跟隨”“3G突破”“4G同步”之后,我國終于進入“5G引領”的新階段。按照規劃,我國將在2018年年底大規模測試組網,2020年啟動5G商用。隨著5G商用時間的迫近,“萬物互聯”的時代漸行漸近。